金魚是最常見的魚類,為什麼沒被擺上餐桌?是因為它有「毒」嗎?
中國是美食之邦,光是菜系就有八大種,其中魚就有清蒸、水燉、過油、燒烤等不同的做法,而且不同的魚,經過不同的做法口感也不同,魚肉因為不易吃胖深受眾人喜愛。我們常見的魚有鯽魚、鯉魚、草魚、金魚等,可大家有沒有發現,最常見的金魚卻從沒有被擺上餐桌,是因為它肉少嗎?還是像傳言所說的金魚具有毒性呢?
其實這要從我們祖先對食物的選擇偏好來說,因為在古代食物匱乏,有部分人根本吃不飽,他們在選擇某類食物的時候,會優先選擇肉多、塊大的食物。所以古人會馴化野豬、野雞來作為食物,而不是馴化小鳥等。影響人類選擇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口感,我們平時吃的鯉魚、鯽魚口感綿潤,魚刺也相對比較少,但是金魚不僅肉少,而且渾身都是刺,吃起來特別麻煩,所以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會把金魚當做食物。
除此之外,餵養金魚也是一件麻煩事,我們都知道金魚是不能一直喂的,你喂多少,它就吃多少,很多金魚會吃到把自己撐死。還有一個說法是金魚有「毒」,吃了身體會不舒服,但是大家肯定見過有貓咪偷抓金魚吃掉,可貓咪卻依舊安然無恙,之所以有這個傳言,那是因為金魚屬於變異品種,它跟鯽魚本是同種。金魚在我國古代就有了,隋唐時期就有人們觀賞金魚的記載。那時還不叫金魚,而是叫金鯽魚。再後來到了300多年前,我國開始有選擇性的去培養一些品相更好看的金魚。
金魚在我國象徵著喜慶吉祥,古時候過春節,家家都會買上兩條金魚喂著,寓意著來年金玉滿堂、年年有餘。而且一些文人墨客都會把觀賞金魚當做一件修身養性的事情,因此金魚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都有很神聖的作用。這麼神奇又好看的金魚,人們怎麼會把它當做食物呢?
另外,目前我們所見的金魚已經不止有紅色的,還有比較怪異的藍色、黑色、透明色、我們對於這種顏色怪異的生物通常都會有種抵觸感。記得我小時候第一次見多龍蝦,嚇死都不敢吃,後來才慢慢接受這種食物。所以金魚這種常見的魚類,是不會被人們擺上餐桌的,它的觀賞價值要遠遠的大於它的食用價值。


※貓為什麼會發出「咕嚕咕嚕」聲?動物學家:它是動物界的語言大師
※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在海洋里有天敵嗎?答案令人詫異
TAG:小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