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的長相出賣了你

你的長相出賣了你

北京最帥打工仔壹讀君 | 十一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見無數個人,當然,其中很多人都並不重要。他們的出現,可能只是為了給你個評價:你看起來很像xx人。

看起來像哪裡人,這並不是毫無憑據的瞎說。事實上,同一區域的人在生理上的確存在一些共性。比如最簡單的分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

如果把範圍縮小至中國,也有一個民間不成文的共(xia)識(shuo)——北方人多似牛馬驢羊,南方人多像魚鱉蝦蟹。

有人戲稱,北方人像牲口,南方人似水產(不要打架不要打架千萬不要打架,看到後面啊喂)

如果你的觀察力再強一點,不僅能看出北方人南方人,還能看出具體是哪個省,廣東還是廣西,浙江或者福建,又或者山東和山西。

網友們此前進行了一番「實戰」。前幾天日本一和服店控訴某女性「偷」了自家和服不還,網友們順藤摸瓜找到了女生的資料和照片,然後根據長相,對女生的籍貫進行了一番全網猜測:鼻樑這麼高,臉也長,眼睛細,顴骨也高,要是中國人的話,估計是北方的吧?

長相,到底是如何出賣你的個人信息的?

連體毛都不是瞎長的

這基於一門學科,體質人類學,研究人的生物屬性。它常常涉及一個日常用詞:人種

人種是在體質形態或遺傳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特徵的人群,一般的區分標準是膚色、眼型、臉型、頭型等。因為人種涉及民族主義、優生學等問題,會被政治裹挾,所以充滿爭議。今天我們僅僅從生理上討論,不同人種在外貌上的區別。

一個流傳很廣當然現在也幾乎不提的人種劃分標準是三分法:尼格羅人種、高加索人種、蒙古人種。分別對應我們常說的黑人、白人和黃種人。

蒙古人種即是黃種人的學名。

不同人種外表長相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

比如最明顯的膚色。人體膚色與日照、溫度有關,緯度越低,日常時間就越長,無論高溫天氣天數還是溫度度數,都甩出高緯度地區一大截。為了適應這種氣候,皮膚中的黑色素含量就會變高,以吸收太陽中的紫外線防止動不動就晒傷,所以靠近赤道地區的人,都長得很黑,他們也因此有了名字——黑人

高緯度地區溫度自然比較低,俄羅斯的冬天能達到零下六十多度。為了生存,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必須想兩個法子,一儘可能讓身體里的熱量少跑出去,二保暖。於是他們演化出了抵禦寒冷的身體結構——體型粗壯、四肢短小,以及毛多。

保暖身體脂肪層增厚身體變粗壯。

保暖瘋狂長體毛。

保暖鼻孔長(緩衝一下吸入的冷空氣,防止直接刺激器官)。

減少散熱收縮四肢四肢短小。

高溫地區的人整好相反,得儘可能不吸熱,所以採取的方式是散熱。

散熱擴大身體表面積四肢變長。

散熱脂肪層變薄軀體減小。

散熱多一根毛多一點熱體毛少。

北方人像牲口,南方人似水產

「北方人多似牛馬驢羊,南方人多像魚鱉蝦蟹」這句話,說的就是中國南北方人的體格。

按照上面講的理論,僅僅從溫度因素考慮,越往北走,人的體格越來越粗大。如果用動物形容的話,方人的確高大似牛馬,南方人只能叫小魚小蝦。

網傳的多份中國各省人平均身高表中,南方人墊底的平均身高體現了大家對這點都有明確的共同認知。

如果非要舉個例子的話,比如北方Robin和南方Jake馬,此處只看身高,不要看臉。

東北大姐大郝蕾,和台灣並不算嬌小的小妹妹陳妍希,比起來還是很大個。

這些區別,都是同一個人種——蒙古人種中的內部區別。蒙古人種產生於草原和半沙漠地區,包括但不局限於黃種人。主要特徵是大門牙、蒙古眼、臉平寬不立體、鏟形門齒等。

值得一說的是蒙古眼。美國人類學家胡頓說,人類的眼睛形態有蒙古眼和非蒙古眼兩種,蒙古眼只有蒙古人種獨有。

具體來說,蒙古眼細長,眼角有褶子蓋住下眼角,多為單眼皮。有褶子這點通常又被稱為蒙古褶,很多人開眼角就會整它。

蒙古人種還可以往下細分成五個小人種:北極蒙古人種、北亞蒙古人種、東北亞蒙古人種、東亞蒙古人種、南亞蒙古人種。大體遵循一個規律,越往北走,蒙古人種的臉就越大越寬、眼睛越像一條縫、顴骨越高、嘴唇越薄。

當然,體毛也更多

從上到下分別是北極、北亞蒙古人種、東北亞蒙古人種、東亞蒙古人種和南亞蒙古人種

中國漢族絕大部分屬於東亞蒙古人種。長城以北有北亞、東北亞蒙古人種,黃河一帶屬於東亞蒙古人種,南邊的雲南廣西海南地區東亞蒙古人種特徵並不典型,混有南亞蒙古人種。

網站Human Phenotypes採用人類學家高爾頓首創的「合成肖像法」,將多張人臉照片重疊,得出了不同人種的平均臉。

以下為中國從北到南大致的平均臉,滿洲朝鮮型黃河流域型長江流域型珠江流域型越南安南型。

滿洲朝鮮型(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以及日本貴族)。

黃河流域型(中國東北,華北以及福建的河洛)。

長江流域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

珠江流域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南部)。

越南安南型(越南中部、部分中國南方)。

可以看出,這些平均臉的眼睛和嘴巴部位區別比較明顯。南方人眼開裂和眼間距比較大,嘴唇比較厚,越往南面部越短。

一份研究證實了這項規律,62.6%的廣東男性有厚紅唇,湖北男性只有一半,到山東這個比例只有21.52%。而眼裂寬度,黑龍江、吉林和朝鮮族的達到了50以上,廣東廣西福建在10以下。

人造人

中國不僅僅只有蒙古人種,畢竟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國。很多少數民族還混了別的人種,如維族混了歐羅巴人種,導致眼窩深邃、鼻樑高。

典型例子,明星娜扎和迪麗熱巴。

人類非常善於識別面孔。大腦中後背側有一個區域——梭形臉區域(Fusiform Face Area, FFA),專門負責識別面孔。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在進行人臉識別時,人種屬性是最先識別的。在80 ~ 120 ms首先識別人臉的人種屬性,接下來在150 ms再識別人臉的年齡和性別等。

但現在,人種的識別優勢在一些場景可能會無效,「你是不是xx人啊」成了無用社交。

比如整容和化妝。

在審美趨同、整容普及的情況下,很多人的臉就跟複製出來的一樣,同一個工廠,同一個流水線,同一張臉。除非是不同種族,連膚色都不一樣,不然在同一個國家,即使兩個人分別來自最南最北兩端,都有可能「長」得幾無差別。

這樣,你把各個人種的共性和分布區域背得再滾瓜爛熟,也很難一眼通過非原始臉看出原產地。

但也可能有例外……

參考資料:

1.wiki

2.體質人類學[M].朱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東亞南北方體質特徵的起源,中國國家人文歷史,2018年6月26日

4.南方人北方人真的長得不一樣嗎?壹讀,小葵,2016年4月12日

5.Human Phenotypes

6.東亞南北方體質特徵的起源,中國國家人文歷史,2018年6月26日

7.轉引自王存睿, 張慶靈, 段曉東, et al. 基於流形結構的人臉民族特徵研究[J]. 自動化學報, 201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最爽的午睡姿勢,是和同事一起睡
誰的一生不會遇上渣男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