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圍剿後金,李氏朝鮮善於站隊的元帥以為是個美差,到前線徹底蒙了

圍剿後金,李氏朝鮮善於站隊的元帥以為是個美差,到前線徹底蒙了

文|羅山

1618年夏季,炎熱一如既往,可此時的漢城王宮裡充滿了秋日般的寂寥肅殺之氣。大明遼東巡撫李維翰一封咨文送到朝鮮,要求朝鮮加緊備戰,並在北方邊境秘密布置7000名精銳火器手,一旦時機成熟,則讓朝鮮軍配合明軍,「合兵征剿」。這「合兵征剿」四個字讓朝鮮國王光海君李琿眉頭緊鎖。

圍剿後金,李氏朝鮮善於站隊的元帥以為是個美差,到前線徹底蒙了

由韓國影星李秉憲扮演的光海君,出自韓國電影《光海,成為王的男人》

朝堂之上的親明勢力是絕對多數,一開始表態曖昧的幾個近臣也很快改變了態度,堅決支持出兵。同時,萬曆皇帝的詔書到達,這下不出兵就是無父無君,是真的要下台了。朝鮮派出了1.3萬人的軍隊,由議政府左參贊姜弘立擔任都元帥,負責指揮,很快渡過鴨綠江,前往薩爾滸。姜弘立本是個文官,此次卻授銜都元帥,成為這支朝鮮援軍的最高長官,有人認為是因為他善於站隊,深得光海君喜愛,獲得了火箭式提拔。但其實這出兵後金的任務根本不是什麼美差,搞不好是要送命的。姜弘立連續上了幾道辭呈,不惜在辭呈里把自己貶得一無是處,說什麼「才職不逮, 碌碌無補」「未老先衰,年僅五十, 齒髮俱變」「屢經大病, 幾死者數矣」「精神虛脫, 昏聵恍惚, 如在煙霧中, 遇事茫然, 前忘後失, 雖尋常職事, 猶患不察」,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家都看出來他根本不想去打仗。光海君最後給他回了一句話:「國事危急,勿辭調理,速為下往,統帥三軍」,意思是老薑你就別磨蹭了,趕緊給我上前線吧。但出征前,光海君交給姜弘立一道命令,其中一句是「毋徒一從天將之言, 而唯以自立於不敗之地為務」,讓他不要盲從明軍將領的指揮,首要任務是保存好實力。姜弘立自然心領神會。

圍剿後金,李氏朝鮮善於站隊的元帥以為是個美差,到前線徹底蒙了

萬曆朝鮮之役中,侵朝日軍和朝鮮軍激烈戰鬥的想像圖

1619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二日,在朝鮮軍主力過江整整三天之後,姜弘立才渡過鴨綠江,與前來監軍的大明遼東鎮江衛游擊喬一琦會面。喬一琦是上海縣人,書法家,又中了武舉,素質很全面,可惜是個大嘴巴,姜弘立很快從他嘴裡聽到一個不祥的八卦:朝鮮軍所在的東路明軍指揮劉綎和總指揮楊鎬關係一向不和,率領西路主力明軍的杜松則是「勇而無謀」,其餘諸將更是「平平」。過了幾天,姜弘立見到劉綎本人,劉大刀也向他倒苦水:「東路兵只有俺自己親丁數千人,且有各將所領, 要不出滿萬耳!」姜弘立心說大事不好,自己怎麼入了這兵力最單薄的一支明軍陣列了?他趕緊問劉綎「東路兵甚孤, 老爺何不請兵? 」劉綎也不避諱,再次向姜弘立傳達了「楊爺與俺, 自前不相好, 必要致死」的消息,姜弘立更慌了,自己怎麼進了敢死隊了?姜弘立在劉綎軍營內完全沒看到大炮重器,原來劉綎軍輕裝簡從,所有的火力支援全都指望姜弘立的朝鮮軍!

圍剿後金,李氏朝鮮善於站隊的元帥以為是個美差,到前線徹底蒙了

插畫,薩爾滸之戰中東路軍的朝鮮軍在都元帥姜弘立帶領下投降後金,出自《滿洲實錄》。

姜弘立本來就不想來打仗,行軍一貫磨磨蹭蹭,這下徹底絕望了。此後朝鮮軍行軍更加拖延,一直推脫糧草未到(也是事實,整個東路明軍都缺糧),喬一琦急了,寫信怒斥道,「朝鮮軍非無糧也,逗留觀望,畏縮太甚!」姜弘立沒有辦法,從朝鮮各營中抽取了600個腿腳好的士兵,撇下一切輜重,連武器都不帶,做出前去追趕明軍的陣勢。明軍要你這區區六百,赤手空拳,言語不通的朝鮮兵有什麼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工業先聲:北海道如何從貧瘠的「蝦夷地」變成風水寶地?
他是一位犀利的文學教授卻痴迷於蝴蝶,研究成果比專業人士還多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