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反超蘋果,但接下來的兩個季度能否保持優勢存疑

華為反超蘋果,但接下來的兩個季度能否保持優勢存疑

市調機構Gartner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上升至15.7%,而蘋果的市場份額則大幅下跌至11.9%,前者成功超越後者再奪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的名號。華為取得如此成績固然可喜,但是當下所面臨的複雜環境對於它能否將這種優勢保持下去顯然存在較大的變數。

華為手機遭遇諸多不利因素

一季度華為手機延續了去年的上升勢頭,全球出貨量同比上升近五成,而去年的增速為約三成,這顯示出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在提速,按照這樣的勢頭,趕超蘋果顯然不是問題,甚至於在今年四季度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都不會成為問題。

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華為手機卻遭遇了眾所周知的美國因素的影響,擁有安卓系統的谷歌暫停合作,此外還有其他諸如存儲晶元企業鎂光等元件供應商暫停合作,雖然華為強調其擁有備胎,並儲備了大量元件,足以應付當前的生產所需,不過其恐怕已難以避免遭受負面影響。

安卓系統是智能手機市場最流行的操作系統,而谷歌則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在海外市場谷歌搜索、谷歌地圖等諸多應用廣受用戶歡迎,在這樣的情況下谷歌暫停合作,特別是歐洲市場,用戶高度依賴谷歌的應用,而歐洲市場恰恰是華為最大的海外市場,華為手機的海外出貨量可能因此下滑。

近期中國台灣的產業鏈消息指,華為手機已縮減了超過兩成的訂單,顯示出它考慮到海外市場的影響,對於未來的生產計劃已趨於保守。台灣的媒體分析甚至指出,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可能將被三星、小米、OPPO、vivo等分食,這對於華為手機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出貨量必然會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

華為接下來的兩個季度能否保持優勢存疑

2018年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的海外出貨量大約為1.02億部,占其整體出貨量近半數。近期華為所面臨的不利因素將陸續在今年的三季度、四季度發酵,華為手機能否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維持對蘋果的領先優勢顯然存在較大的疑問。

據IDC的數據,2018年三季度華為、蘋果的手機出貨量分別為5200萬、4690萬;同期它們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分別為2520萬部、760萬部。華為手機領先蘋果大約11%,而華為手機有半數來自海外市場,據此可以推算,如果華為手機今年三季度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出現大幅下滑,它很可能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將低於蘋果。

每年的四季度是蘋果iPhone出貨量的高峰,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蘋果、華為的手機出貨量分別為6840萬、6050萬,蘋果反超華為奪得第二名,考慮到華為今年將受不利因素的影響,今年四季度蘋果穩佔全球智能手機老二的位置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排名依然可能會出現變化,那就是谷歌暫停與華為合作的時間會有多長?如果時間比較短的話,那麼華為在海外市場可望迅速恢復;蘋果的頹勢已成,其創新力下滑已是現實,這也導致了它自去年四季度起季度出貨量開始出現顯著下滑。即是說如果谷歌與華為迅速恢複合作的話,那麼華為在接下來的兩個季度超越蘋果還是有希望的。

不管谷歌與華為暫停合作的時間有多長,全球最大手機品牌三星都可望成為獲益者,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它可望迅速奪取華為手機的市場,藉此機會鞏固自己的領先優勢,華為要在今年四季度趕超三星的希望已經相當渺茫。

面對困難,華為已表示要迎難而上,將推出鴻蒙操作系統,未來不管谷歌是否迅速恢復與它的合作,它推出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已屬必然,如果它能推動鴻蒙操作系統取得成功,那麼它將從此擺脫當前仰人鼻息的局面,這將有利於它的長遠發展,或許經歷風雨之後它會迎來更光明的未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 的精彩文章:

華為新款晶元如期推出並不能說明其未受ARM暫停合作的影響
Redmi定價創紀錄,小米為何還說將極致性價比進行到底?

TAG:柏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