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作死!美國在外太空引爆了原子彈!

作死!美國在外太空引爆了原子彈!

核武器已是人類發展的極端表現了!正是因為核武器的出現,才迫使戰爭的代價急劇加重,人類才得以享受可貴的和平。 人類大部分的核爆實驗是在美蘇爭霸期間進行的,下到海洋,上到高山,人類都引爆過核武器!

可冷戰時期,美蘇雙方並不滿足於控制地球表面,他們把熊熊霸心燒到了太空。在太空引爆核彈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地面,太空核爆主要是為了破壞軍事衛星和太空武器,是國家間真正的殺手鐧!

我們知道空氣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00公里以下的區域,超過100公里的空間我們就稱之為太空了,太空大體處於真空狀態。如果在太空引爆核彈,那麼經典的蘑菇雲並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球形「雲」。

如果把原子彈用在太空里,會是什麼情況呢?這不,美國就曾經做了這個瘋狂的實驗,簡直是作死!

在大氣層內爆炸時,核武器主要有五種殺傷效果,分別是衝擊波、熱輻射、先期核輻射、輻射物質沾染和電磁脈衝。

其中衝擊波占核武器釋放總能量之比一般最大(一些專門增強了其中某一種效應的特殊核武器不一定如此,比如中子彈的衝擊波效應就很小),第二熱輻射。衝擊波的形成和炸藥爆炸類似菜葉網,核反應放出的能量以熱量釋放,對周圍的材料和氣體進行加熱,使它們的壓力急劇升高,膨脹再壓縮周圍空氣,這樣一次次循環就是衝擊波。

大家都知道,二戰雖然結束,另一場災難卻隨之而來。沒錯,它就是核武。尤其是在廣島發生核爆後,各國紛紛走上研製核武的道路。到目前為止,全球的核武數量至少在10000枚以上。所以,如果將其全部投放在地面上時,絕對會將世界毀滅。

那麼,既然在地球上使用核武很危險,那麼,如果在太空中使用的話,是不是也會對地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的真實性,勇猛的美國人還就真做了一次在外太空引爆原子彈的實驗。不過,最終並沒有對其他國家產生什麼影響,但是夏威夷卻倒霉了。

於是,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同時保證該實驗能進行到最後。1962年7月,美國代號「流星雲」的高空核試驗在距地面400公里的地方引爆一枚144萬噸當量的氫彈。這是算上廣島兩次核爆,美國總共1054次核爆中的一次。這次流星雲計劃一共試爆了三枚同當量W-49氫彈彈頭,不過,三枚原子彈在發射途中確實出現了問題:第一枚原子彈剛發射出去,就發生了自爆,而第二枚雖然正常發射了出去,但是,卻在距離地面50公里處時,發生劇烈爆炸。幸運的是,最後一枚核彈總算順利地被送至外天空,併到達了預先設定好的軌道中。

由於太空中沒有空氣,這枚爆炸的氫彈並沒有出現衝擊波和蘑菇雲。爆炸只是一個球形光團。但是它釋放的電磁脈衝波(EMP)直接襲擊了距離爆心1445公里外的夏威夷300盞路燈,一個變電站、多個電話中繼器。

另外,由於這枚核彈的預設軌道距離衛星很近。所以,在核爆的瞬間,美國的多顆衛星被摧毀,而且大部分衛星的功能受到嚴重損壞。不過,十分有趣的是,由於核彈爆炸後產生了很強的電磁波,所以,赤道上空的大氣層被電離。因此,在赤道周圍的居民看到了在兩極才能看到的極光。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造極光!

但是如果核武器在大氣層外爆炸的話,就不會是這樣的了。衝擊波的形成依賴於周圍的空氣,而並沒有空氣。因此當核武器在外太空爆炸時,衝擊波無法形成。而核輻射、物質沾染和電磁脈衝對硬目標無效,只有熱輻射可以灼燒硬目標的表面,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想要核武器在真空中有效的對付目標時,只能想辦法把核武器送到目標表面,這樣可以依靠武器爆炸時自身材料和目標材料氣化膨脹產生的衝量瓦解目標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最佳10張圖片賞析,大自然之美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