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四個字成了官場信奉的至理名言,違背了它最終都會被逆向淘汰

這四個字成了官場信奉的至理名言,違背了它最終都會被逆向淘汰

《詩·大雅·烝民》中這樣說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中庸》第二十七章中也說道:「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可以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明哲保身」是每個廟堂之人信奉的至理名言,違背了這一信條的大臣,最終,無不被逆向淘汰了。

然而,究竟什麼才是「哲」呢?許多大臣終其一生都搞不懂這個問題,始終擺不正位置,輕則回家種田,重則小命不保。身為侍讀學士的紀曉嵐,某次替朋友向乾隆說情,將話題引到政事上,被乾隆劈頭蓋臉一通臭罵,這才頓悟了屬於自己的「哲」為何物。

三十年來,乾隆的那通臭罵猶在紀曉嵐耳邊:「朕認為你文采出眾,所以,才派你修撰四庫全書,其實,你與戲子沒什麼兩樣,你還敢在我面前談國家大事?」年輕的紀曉嵐始終認為乾隆賞識自己的才華,覺得自己有參政的權力,所以,經常憑藉職務之便向皇上諫言。

直到被乾隆的這句話點醒,紀曉嵐這才幡然醒悟。

原來,在乾隆眼中自己根本不是重要角色,只是一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戲子、小丑罷了。紀曉嵐終於看破了其中關鍵,及時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從此化身鸚鵡,成為乾隆身邊的常青樹。鸚鵡的職責是什麼?食君之祿,學君之舌。

紀曉嵐存在的意義是給乾隆解悶,替皇上提振精神,而不是幫乾隆料理國家大事。諸多像紀曉嵐一樣的古代官員,在領悟了「哲」的奧秘後,將無處發揮的精力全部用於阿諛奉承,將無處宣洩的理想抱負全部轉換為榮華富貴。這些原本有治國之才的文人另闢蹊徑,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為我國古代官場增添了一大「亮點」。

乾隆爺五十壽誕,紀曉嵐藉機獻上楹聯一幅,替皇上算起了陽壽:「自今而後,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這樣的楹聯堪稱古今馬屁之最,足見此時的紀曉嵐早已將一身的理想抱負全都用於此道。翻閱史書,你會發現紀曉嵐一生的功績全都集中在修撰全書的工作中,除此之外,毫無建樹。當然,紀曉嵐對對聯的本事天下無雙,這是大夥都公認的事實。

可以說,紀曉嵐是個好票友,好奴才,卻不是個好大臣。

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紀大人通常與和珅格格不入,觀眾們都為紀曉嵐斗和珅的橋段拍案叫絕,誰曾想到真實的「鐵齒銅牙」就是個官場老油條呢?否則,他以影視劇中他的所作所為,還能活到八十歲高壽嗎?真實的歷史是赤裸的,讓人難以接受的:紀大人與和大人的關係非常融洽,兩人都是官場上的油條,只不過一根比較老,一根比較年輕罷了。

老油條紀曉嵐眼光獨到,看出乾隆重視和珅,便經常找機會拉攏和珅這個青年人才,兩人經常聚在一塊探討「明哲保身」之道。和珅懂得感恩,在手握大權後,更是給予這位老前輩最大的關照,讓他繼續在官場屹立不倒。

在《蟲鳴漫錄》(采蘅之)中更是說道:「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看到這一段文字,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但是,最值得諷刺的卻是:像紀曉嵐這種大臣甘於作戲子,許多戲子卻努力成為百姓心中的紀曉嵐。

秦始皇一統江山,喜不自勝,某日心血來潮,想徵召民夫建立一座規模龐大的「動物園」,宮裡的戲子優旃譏諷道:「皇上此舉甚妙,最好在動物園中多收集一些奇珍異獸,倘若,有朝一日敵軍來襲,我們便讓這些動物迎敵!」嬴政聽罷,立即打消了這一念頭。

唐德宗時期,朝官李實謊報災情,稱天下雖旱,但收成甚好。聽信讒言的唐德宗立即放棄了減免天下賦稅的想法,致使全國民不聊生。戲子成輔端將李實的罪行變成曲子,四處傳唱,李實惱羞成怒,栽贓成輔端妄議朝政,唐德宗將可憐的戲子亂棍打死。

明憲宗喜歡看戲,戲子阿丑在戲台上扮演酒鬼。別人喊道:「皇上駕到!」阿丑故作醉態,絲毫不加理會。別人又喊:「汪公公到!」阿丑連忙躲避起來,說道:「我從來不知道國家有天子,我只認得汪公公!」這是冒著生命危險演出對朝廷的諷刺。

從地位上來看,戲子們比不上高居廟堂的紀大人,但是,從精神品質上來看,這些戲子比紀大人不知要高出幾個層次。在皇帝面前,有些戲子仍憂心國事,不惜用性命向皇帝死諫。反觀紀曉嵐,他流芳千古,後人知曉最多的卻只是他在皇上面前插科打諢的「佳話」,卻從未見其留有任何政治上的高談論闊。對巨貪和珅,紀曉嵐從未對其敬而遠之,反而盡心竭力巴結討好。

像這樣的老油條,對國家又有何益?

參考資料:

【《清史稿.紀昀傳》、《清稗類鈔》、《嘯亭雜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太會掙錢,多年前,世界三分之一的財富都在中國
康熙死後,為什麼總是「遭雷劈」?看他的陵墓就知道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