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又一泰國廣告刷屏,原來孩子想要這樣的父母!

又一泰國廣告刷屏,原來孩子想要這樣的父母!

但,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一款最新款的玩具?

一件價格昂貴且很漂亮的衣服?

價格不菲的興趣班?

還是地段不錯,萬人瘋搶的學區房?

亦或是那些人人爭搶的重點學校?

我們家長眼裡的幸福生活,孩子會喜歡嗎?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莫過於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變他人,可很多時候,父母都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最差勁的父母,給了孩子最好的禮物

不久前,一則泰國廣告短片刷爆朋友圈,感動了不少網友。

一位新郎在婚禮上致辭,他說:「首先,感謝我的父母,感謝他們是全世界最差勁的父母。

全場所有人都面面相覷,然後新郎問他的父母:

「為什麼我從沒上過鋼琴課?」

「為什麼大多數朋友都去了昂貴的培訓班,而我卻只能在鄰居阿姨家?」

「為什麼我的生日Party從未在俱樂部辦過?」

類似的問題,很多父母都遭遇過。

這時,沉默良久的父親,突然站起來,伸手在兒子頭髮上亂撓一通,兒子笑場,和父親鬧成了一團,台上緊張的氣氛瞬間消失。

新郎接著說:

"其實我的童年生活很精彩,雖然我沒有上過鋼琴課,也沒有去過昂貴的輔導班,更沒有去海外旅遊過,但是父母時刻陪伴我,給我指明了方向!」

一段內心真實的獨白,表達了他對父母的感激,而最後一句話「我定會和妻子盡最大的努力,成為世界上最差勁的父母。感動了全場。

短片不到5分鐘,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怎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教育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很多父母為了子女,可謂殫精竭慮,精力大都放在如何替孩子選好的學區房,讓孩子進名校,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上,力圖給孩子創造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這,無可厚非,可孩子需要的真的是這些嗎,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片中的新郎給出了答案:

雖然出國旅遊、鋼琴課或豪華的生日派對,他都沒經歷過,但父母卻留給了他最珍貴的童年,給予了他真正的愛和陪伴。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我們每個人的底色,都是原生家庭賦予的,無論你走到哪或走多遠,你會一直處在它的支配中,正如《都挺好》書中所寫的:

若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必定是幸運的,因為,它將成為你一生的治癒。

讓孩子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同時把愛傳遞給孩子,讓他知道如何愛自己,更明白如何去愛別人。

懂得陪伴孩子的父母,才能收穫未來

隨著生活節奏和壓力的加大,很多父母只忙於自己的工作,根本無暇去關心和陪伴孩子。

他們認為只要多賺點錢,給孩子創造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衣食無憂,便是給孩子最好的愛。但這不過是一廂情願,有沒有問過孩子,他們最需要什麼?

對於孩子來說,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而這種渴望遠遠超過一個玩具。

曾看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8歲的小男孩,用300元壓歲錢買爸爸一天的陪伴。

據了解,他爸爸是鐵警,長期堅守外地,連續4年未在家度過一個完整的春節,所以,一家人團聚,便成了孩子最大的奢望。

當媽媽把孩子的錢轉給爸爸時,收到錢的那一瞬間,這位爸爸淚崩了……

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時常陪在自己身邊,哪怕一天也好!

所以,無論你身處何處、無論你有多忙,請不要忽略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多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是香港首位女特首,她不僅是政壇女強人,還是位優秀的母親。他教育的兩個兒子,雙雙進了劍橋。她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孩子還很小時,我沒有請過一個工人,凡事都是自己親力親為,這很重要,因為孩子只有多給他們一些愛,他們才會從內心深處感激你!」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未來的路是孩子自己走出來的,再優秀的父母也承諾不了他們的未來,但我們能做的,便是陪在他們身邊,和他們一起分享幸福和快樂,幫他們分擔憂傷和苦悶。

在一次奇葩大會上,俞敏洪曾說過:「我能從農村走出來,考上北大,除了運氣外,全部得益於父母從小給予我的陪伴!」可見,陪伴,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再苦再難,也要多陪陪孩子!因為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就那麼幾年。

陪伴是暖人的力量,是最長情的告白

有人說,孩子需要的快樂很簡單,即使家庭條件清貧,也能夠為孩子創造快樂的環境,但絕對不能少的是父母的愛與陪伴。

為什麼有些家庭,物質條件並不好,父母學歷也不高,但教出來的孩子卻很優秀?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懂得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知道如何給孩子更多的愛。

知乎上曾有一個這樣的問題:如何陪伴孩子,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

有個答主的回答是:

主要看孩子和父母此刻的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這點我深表贊同,可說到高質量陪伴,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每天抽點時間出來,全身心地陪伴孩子

何江,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是首位能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學生。

他在《走出自己的天空》的書中,曾提到,他的成績,離不開父親長期的陪伴和引導。

何江的爸爸是個高中都沒畢業的農民,平常無論農活有多忙,他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讀書,給孩子講故事,他告訴兒子,只有讀書才會有出路。

每當兒子取得了成績,他會及時表揚他;

而當兒子犯了錯,他會馬上教導孩子改正。

靠著父親的陪伴和指引,何江從小學習非常用功,成績特別優異,從中科大到了哈佛。

不少父母,總說自己工作很忙,回家後,家務多,沒時間陪孩子。

其實,陪伴孩子的時間不一定要很長,但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學會放下架子,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

父母愛的教育,關乎孩子一生,它決定了孩子未來能走多遠。

陪孩子出去玩,多關注他,給他足夠的愛

前幾天和朋友聚餐,其中有一對父母帶著他們的女兒。

餐後,大家都在聊天,而這對父母的女兒,卻拿著父母的手機在玩。

孩子爸爸開始責怪妻子,「怎麼給孩子玩手機?」

孩子媽媽說:「不玩手機幹嘛?我們在聊天,孩子做什麼呢?」

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遇到過,既然帶孩子來了,為什麼不多陪陪她?

但要注意的是,陪伴不是簡單地陪著,而是要多關注孩子,「與孩子多互動」,才能讓她感受到你對她的愛。

所以,與孩子在一起時,做一些共同的活動,比如:閱讀、打球,甚至可以分享她的情緒等等。

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不那麼足夠好,但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愛。

傾聽孩子的心聲,做他最好的聽眾

最近,同事向我訴苦,孩子總是不說話,不知怎麼回事。我勸他跟孩子聊聊,做孩子的聽眾,了解下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聽聽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哪些讓他悲傷或高興的事。

其實,當你陪在孩子身邊傾聽他的故事時,他是很樂意與你分享的,也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安慰。

楊瀾就是位稱職的母親。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即使日常工作再忙再累,到家後,我都會抽出時間與孩子認真交流、耐心地聽他們說每一件事。

所以,請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珍惜孩子與自己的每一次傾述、交流。

因為,愛是彼此的尊重。

也許由於經濟上的原因,你無法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不能給孩子買新玩具,不能帶孩子去海外旅遊,甚至在教育上也不夠大方,負擔不起昂貴的鋼琴課、興趣班。

但,這又怎樣?

這種「最差勁」的父母,他們願意放下手頭的工作、放下手機,專心陪孩子一起玩、一起瘋,在孩子成長中的每個重要時刻,從未缺席過。

他們用自己的愛,給予了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

這,才是孩子需要的,最真摯的愛。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素材來源於網路,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萬能哥

一起,助身邊人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世界 的精彩文章:

揚州市: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推進珠心算課堂教學

TAG:父母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