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意根與如來藏存種子的關係

意根與如來藏存種子的關係

問:有人說:意根親自經歷後想要攀緣的某一個法,由於意識沒有極強烈的意願想要記住,意根依循意識的判斷,就不會使如來藏寄存在很重要的處所,於是時間久了以後就忘了。意根能否使如來藏把法寄存在很重要的處所或者是不重要的處所?

答:如來藏無形無相,裡面沒有處所,祂也沒有里外。六識造作形成的業種是無形無相的信息,同樣也不能有形相和處所。如來藏里既然沒有處所,當然就更沒有處所重要與否之說了,如來藏也不能了別業種和業行的重要與否,祂沒有這種判斷能力,也不能分別哪個法重要與否。那麼業種的收存就不可能是按照法的重要與否來收存了。

退一步來說,即使如來藏里有重要和不重要的處所,也不是意根使得如來藏按照法重要與否來存種子,與法理不通,與如來藏法爾如是的自然任運的存種子之理不通。

事實上,五陰身心所造作的一切法,如來藏不加鑒別的隨時都要存入心體中,業不同,種子不同,心行不同,種子不同,種子成熟的時劫也不同。什麼叫作心行不同呢?就是說意根和意識在法的運行中的表現,有否貪嗔痴煩惱,是有心還是無心,是故意還是不故意,思想觀念是什麼,是否執著,是否厭離,是有智慧還是無智慧,是定心還是散亂心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總之就是幾個識心的心所法。六七識心行不同,對法的關注不同,用心不同,形成的業種就不同。通俗點說,業種就是心的行為的記錄,心行不同,記錄當然就不同了。

另外一方面,對所經歷的法,意識有時候是用心想記住,關鍵是還要看意根是否有心想記住,意根不想記住,無論意識如何想記住都沒有用,最後都記不住。記住與記不住都存種子,但存的種子卻截然不同。能分清意根與意識的主從關係,就不會把意識的作用抬這麼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脫般若唯識 的精彩文章:

記憶的問題

TAG:解脫般若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