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還在用「愛的收回」管教孩子嗎?比體罰更嚴酷,會傷害孩子的內心

還在用「愛的收回」管教孩子嗎?比體罰更嚴酷,會傷害孩子的內心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會如何管教呢?有的家長覺得,必須要對孩子進行懲罰,才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改正。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懲罰孩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案例一】:5歲的小明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經常因為調皮而犯下一些錯誤。前幾天,小明把幼兒園裡的座椅給弄壞了。小明的媽媽從老師那裡得知這件事之後,非常生氣,決定要懲罰一下小明。

媽媽用尺子打了小明的手掌心,讓他記住,不可以隨便破壞公物。小明哭著向媽媽認錯,保證以後不會再弄壞幼兒園的椅子。

【案例二】:上次被媽媽打手掌心的小明,沒過幾天又闖禍了,這次他把小朋友的杯子扔到了垃圾桶里。

媽媽覺得,打對小明是不管用了,於是採取了新的懲罰方式。就是去冷落他,孤立他,讓他自我反省。不管小明怎麼做,怎麼跟媽媽說話,媽媽都不回應他,甚至不看他,面對小明時,表現出一副失望的表情。小明看到媽媽生氣,趕緊給媽媽認錯。

大家覺得,小明媽媽以上兩種懲罰孩子的方式,哪一種對於孩子的傷害會更大呢?第1種方式,媽媽打了小明,讓他身體上感覺到痛苦,第2種方式,媽媽並沒有動小明動手,也沒有罵他。但是,第2種方式,對孩子的傷害會更大。

心理學家霍夫曼在研究懲罰對於孩子的影響中,將上述的第2種方式叫做「愛的收回」。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懲罰方式,它表現為父母,不理睬孩子,孤立他,或者是對孩子表示失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迫使孩子就範,從而達到約束他行為的目的。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愛的收回」,就是家長把對孩子的愛收回來了,會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不再愛自己了。這樣的感受會讓孩子產生焦慮,甚至是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這樣的方式不僅僅是懲罰,更是家長利用孩子的愛,去傷害他。

「愛的收回」這樣的懲罰方式看似有效,實際卻在傷害孩子。

★「愛的收回」治標不治本。

像小明的媽媽對孩子的冷落、不回應,這樣的「愛的收回」懲罰方式,可能會讓孩子外在的行為有些變化,比如著急認錯,收斂行為。但是這只是改變表象,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那麼以後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管教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行為錯在何處,並且能夠按照正確的方式去改正。而這樣的懲罰方式,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這種管教方式就是無效的。

★「愛的收回」破壞親子感情。

當家長對孩子不理睬、孤立、漠視的時候,將自己對孩子的愛收回來,此時向孩子傳達的是「你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這樣的信息。

如果家長如果經常這樣對待孩子,也會漸漸失去孩子的信任,嚴重的會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關係的破裂。

★「愛的收回」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當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接納的,會更有利於他們對於自我的肯定和認知。安全感影響著孩子在社會關係中的行為和交往,不僅會影響到親子關係,還會影響到同伴關係,甚至以後的伴侶關係。

「愛的回收」是對孩子心理上的懲罰,會讓孩子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對父母的愛患得患失,影響他們安全感的建立。

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一書中,提到了關於懲罰是否對孩子改正錯誤有效的問題。文中觀點認為「懲罰孩子,我們實際上剝奪了他內心深層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家長是用體罰還是心理懲罰的方式,都會讓孩子沉浸在被父母傷害的恐懼或者痛苦中,此時孩子的關注點就會變成「如何不讓父母生氣」,甚至還會怨恨家長。這個時候,孩子是無心去理會自己的錯誤行為的,更不要提反省自己了。

管教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他們的錯誤行為,謹記這個要點,家長可以選擇更為有效的方式。

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在超市裡,孩子跑來跑去,亂動貨架的貨物。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去管教孩子,喋喋不休的說教或者生氣地訓斥,都不會達到效果。要麼孩子不聽,氣得你失控;要麼大人喊孩子哭,引來別人的注目。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首要目標是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至於說教回家以後安靜下來再談這個問題。可以選擇讓孩子幫我們去尋找想買的商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是讓孩子選擇坐在購物車裡還是自己走,如果自己走,就必須跟在媽媽身邊,不能亂跑亂拿東西。

明確地指出孩子的錯誤。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有時候對於自己犯下的錯誤是不自知的,家長需要明確地指出他們哪裡做錯了,並且給出正確的做法。

前幾天坐電梯的時候,一個小朋友在喝水時故意將水倒在地上,然後用腳去踩水玩。他媽媽反覆一句話在教訓孩子,「你看你在幹什麼?」孩子一臉茫然,自己玩得開心,哪知道錯與對。這個時候,家長應該非常明確地告訴孩子,「不能把水倒在電梯里,這樣很危險。」

批評錯誤行為,不要攻擊人格。

孩子把牛奶打翻了,媽媽開始喋喋不休,「為什麼你每次都這麼不小心呢?你怎麼這麼笨,拿牛奶都不會嗎?」這樣的話會不會很熟悉?當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僅限於此時的錯誤行為,而是延伸到了對人格的攻擊,此時不能解決問題,只是家長在發泄自己的情緒。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要對事不對人,解決此時的問題,不要翻舊賬。這樣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沉浸在自己憤怒,孩子委屈的怪圈裡。

給孩子自我反思的機會。

當你和孩子的情緒恢復平靜,能夠理智地交談時,要耐下心來跟孩子談一談。讓孩子說一說,他對自己錯誤行為的認識,以及自認為可以的改正方法。家長也可以在這個時候,向孩子表達自己生氣並不是因為不愛他們了,而是認為他們的錯誤行為需要改正。

這種父母和孩子的坦誠溝通,能夠解開管教過程中彼此之間出現的誤解。還能夠讓孩子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弗特茲.道森博士說,「懲罰是一種非常沒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會讓孩子的行為朝著與我們預期相反的方向發展。許多父母使用懲罰,是因為沒有人教給他們更好的管教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在犯錯——改正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作為家長,我們也要讓自己陪著孩子成長,用科學的育兒觀念去武裝自己。

我是咩小胖,育嬰師早教師更是寶媽,多平台育兒領域原創優質作者。有著多年早期教育經驗,為家長提供個性化教育指導。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育兒更要育己,讓我們跟寶貝一同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咩小胖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生後的1個月內,需要儘早辦理4個證件,家長不要錯過時間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TAG:咩小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