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了這項技術,機器人就能化身成人類的「阿凡達」

有了這項技術,機器人就能化身成人類的「阿凡達」

你是否想過,未來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親自」去到任何地方,「親身」完成任何事情?如今,這樣的幻想正在變成現實!而其所依賴的,正是機器人。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便公布了一項關於人形機器人的研究成果,表示研究人員已經成功研製出了一款叫HERMES的機器人,人們可以通過穿戴遙操作「背心」來對機器人進行自由操縱,從而完成各種複雜任務。

從MIT給出的視頻來看,研究人員穿上一件與機器人身體無線連接的遙操作「背心」之後,不僅能夠讓機器人保持人一樣的站立,還能利用自身動作遙控機器人完成「掄斧頭砸門」等操作,堪稱現實版的《鐵甲鋼拳》。

據研究人員透露,之所以採用這樣一種「遙操作」的形式的作為機器人的控制器,並不是為了取代目前腿式機器人那種自動控制器,而只是為了讓機器人在人類的協助下完成一些自身無法決定的特定任務,比如深入火災現場實施救援。

近年來,火災危害正在侵襲全球,連著名的巴黎聖母院也飽受火災荼毒,雖然我們在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研發了諸如消防機器人、救援機器人進行火災處理,但構建能夠像應急救援機器人一樣執行動作和決策的機器人仍是一大挑戰。

而採用人機交互遙操作的方式進行操控機器人,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未來,這種機器人同樣可以應用到太空探索、遠程醫療、軍事戰爭等眾多領域,讓機器人成為我們的代理人,帶著我們的精神和意志上山下海、遠走高飛。

其實,說起遙操控機器人,並不是今時今日才出現的新鮮事物,早在機器人發展的初期,就有不少國家進行了該種機器人的研發試驗,並在工業、航空航天及水下設施等場景中應用良久。

比如,德國航空中心曾研製出一款叫「賈斯汀」移動機械平台,其擁有一個輕重量手臂和四個手指,可實現遠程自治控制,通過與空間站建立連接,該機器人可實現地面遠程控制太空實驗;同時,英國也推出過大型反恐機器人defender,其採用寬頻雙向編碼射頻輸出,分離式手持控制器控制距離長達2公里,可遠程遙操作排爆反恐;此外,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錢塞特也設計研發過一種蛇形爬行機器人,頭部直徑比一角錢硬幣要小,十分靈活,能用於協助精細手術的操作。

而在我國,隨著國防、醫療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業對自動化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內各高校以及科研結構也早已展開了機器人遙操作方面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中由南京軍區某防化技術大隊與東南大學、揚州大學共同研製的我國首台小型核化探測遙控操作機器人,可以進入人員無法到達、情況不明或高度危險區域,執行核輻射、化學、生物、聲音、圖像偵察以及樣品採集、放射源回收等現場處置任務;東南大學團隊研製的臨場機器人不僅能夠實現「隔空取物」,還能隔空感受物品的重量、紋路和溫度;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的「遙操作輔助接骨醫療機器人」,已完成數十例臨床手術,手術成功率達100%。

由此可見,遠程操作機器人的想法由來已久,遙操控機器人的研發早已成為常態。而發展至今,遙操控機器人的研發重點也已經從單方面人類操控機器人,變為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性發展。也就是說,人不僅僅要操縱機器人進行移動和作業,還要與機器人感同身受。

這項功能的實現或許需要依賴虛擬現實技術。當前,不少研究人員認為將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機器人遙操作之上,能夠通過創建遠程遙控虛擬現實界面實時掌握機器人本體狀況,建立視覺臨場感;同時也能將機械手與環境相互作用力通過力覺感測器實時反饋到本地操作者,使操作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只是,到目前為止虛擬現實與遙操控的結合還是一項技術難點,實現起來尚需時間。倘若這一難點獲得突破,那麼機器人極有可能成為人們現實中真正的「阿凡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6月份這些展會與您相約 快來看看吧!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