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治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好,還是傳統開刀好?醫生的建議很中肯

治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好,還是傳統開刀好?醫生的建議很中肯

據統計,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有10%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目前有微創和傳統開刀,到底哪種更適合病人?小九請教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二區主任醫師吳毅

治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好,還是傳統開刀好?醫生的建議很中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經過規範的保守治療無效、腰椎間盤突出病情逐漸加重,以及出現了腿痛、腿麻等神經根損害癥狀,尤其是腰椎間盤突出反覆發作,影響到工作學習和生活,合併有椎管狹窄等等,這些情況應該考慮手術治療。

吳毅強調,手術並不是把突出的椎間盤再塞回去,而是將有問題椎間盤取出來。

腰椎間盤手術會不會導致癱瘓?

由於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手術操作過程不了解,術前非常擔心,甚至害怕手術導致癱瘓。多數患者術前是一拖再拖,不到萬不得已,拖著腿走也決不手術。

當然,病人這種擔心並非杞人憂天,確實有人因腰椎間盤手術導致神經根損傷,或損傷馬尾神經,影響排尿排便困難以及出現性功能障礙。

「脊髓損傷是造成癱瘓的主要原因,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好發部位為第3腰椎-第1骶椎水平,此處只有馬尾和神經根,手術一般不會損傷脊髓,不容易造成癱瘓,除非是不規範的操作。」

吳毅表示,減少手術併發症乃至預防手術失敗,關鍵是選擇一個專業的脊柱外科就診。

治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好,還是傳統開刀好?醫生的建議很中肯

再者完善術前的評估檢查。特別是腰椎X光、腰椎CT、磁共振檢查,對於了解椎管的情況、神經根的位置和受壓情況非常重要。假如病人有腿麻這種神經損傷的癥狀,還需要做肌電圖。同時C臂X光機的準確定位,手術顯微鏡等設備應用於腰椎手術中,可以減少神經損傷的併發症。

第三,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非常重要。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治療方式主要是兩種,第一是傳統的後路腰椎管減壓、腰椎間盤切除,或者腰椎融合術。第二是微創脊柱內鏡手術。很多病人也想當然以為微創手術適合所有的患者,創傷小效果就一定好。其實不然,傳統方法和微創手術各有優缺點,適合不同的病人。必須經過脊柱外科專業醫生評估後,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微創和傳統開刀,哪個更好?

吳毅說,病情單一的腰椎間盤突出,且突出在神經管的位置,同時突出物不是非常巨大,而且病人的椎間盤退變不太嚴重,病人年齡比較輕,建議微創手術。

對於年齡比較大,腰椎間盤突出合併有脊柱不穩定,腰椎小關節退變嚴重造成神經根出現骨性狹窄,或椎間盤退變嚴重,以至於沒有殘存多少正常有用的椎間盤,甚至出現了椎間隙塌陷等病理改變,而且腰椎管明顯狹窄的患者,以及微創手術後複發的患者,建議做傳統開刀手術。

微創的優點是手術損傷小,只是把突出的那部分椎間盤切除,同時它只是在局部神經根周圍做減壓措施,所以存在一定的複發率。醫學文獻報道顯示,腰椎間盤的微創內鏡手術平均複發率約為5%-10%左右。如果微創手術後複發,考慮做傳統的腰椎融合手術。

治腰椎間盤突出:微創好,還是傳統開刀好?醫生的建議很中肯

腰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根壓迫,產生腰腿痛,解除神經根的壓迫是腰椎手術的主要目的。腰椎的手術幾乎都是在神經周圍進行操作,這也是大家擔心手術損傷神經的主要原因。

吳毅表示,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腰椎手術神經損傷發生率為1%,其中大部分是神經根的損傷。硬膜囊損傷造成腦脊液漏、馬尾神經損傷也是腰椎手術的常見併發症。

腰椎手術是一種較為精細的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比較高,應該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高年資醫師。腰椎微創手術對醫生的要求,其實比開放性手術對醫生的要求還要高。

吳毅指出,傳統開放手術,醫生在直視下操作,視野充分。微創手術則是在脊柱內鏡系統下操作,原本立體的解剖概念變成二維平面圖像,屬於間接視野,一定要對神經、硬膜囊、椎間盤仔細分辨,才能進行精準的操作。而這對於剛剛從事內鏡操作的醫生困難較大,必須訓練和學習。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需要手術的患者,到底是採用微創手術還是開放手術,建議要經過脊柱外科專業醫生的全面評估,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通訊員 陳曉霖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餐後血糖:糖尿病的另一桿秤!高於這個數,做好降糖準備
你的脊椎變形了嗎?醫生:簡單四步,自測脊椎好不好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