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打造金融科技APP Store,金融壹賬通推出Gamma O平台

打造金融科技APP Store,金融壹賬通推出Gamma O平台

現如今,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科技化轉型已成必然趨勢,但對銀行來說,想要從市場上幾千家科技公司中快速選出真正想要的合作夥伴,無異於大海撈針;反過來,很多科技公司由於對金融業務的不熟悉和自身產品單一性,也無法滿足銀行對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需求。

這樣的背景下,5月29日,金融壹賬通在深圳發布Gamma O開放平台。「該平台類似於一個面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科技『APP Store』」,金融壹賬通聯席總經理邱寒表示,平台充當著一個「連接者」角色,一邊連接著急需科技賦能的傳統銀行,一邊連接著包括開發者在內的科技服務商,把科技需求方和供給方便捷高效地連接起來。

打造金融科技APP Store,金融壹賬通推出Gamma O平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銀行可以像逛集市一樣,便捷高效地選購API、產品模塊和解決方案等,而包括開發者在內的科技服務商也可以上傳、展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承接個性化訂單。

「Gamma O平台不僅是一個可以滿足銀行一站式技術採購和產品測試的『集市』,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開發者生態圈。」金融壹賬通首席發展官王曉園表示。

解決各方痛點

在邱寒看來,Gamma O平台推出的初衷是為了解決雙方痛點,包括銀行在科技化轉型過程中的痛點、中小科技公司在獲客和產品完整性方面的痛點。

首先是科技採購環節。在公司層面,如何從幾千家科技公司中尋找到安全的、適合的公司,對金融機構來說是第一道門檻。在產品層面,「銀行做業務最終需要的是一輛能跑起來的整車,而一家科技公司的專長可能只是其中一塊,比如輪胎或方向盤。」邱寒表示。

「因此,我們需要有一個平台來扮演整車廠,可以把不同公司的Solution(解決方案)拼接在一起,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安全性方面。傳統模式下,開放銀行的建設需要重構組織架構、業務流程、產品設計等,通過API介面輸出金融服務,與更多關聯方產生聯繫,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並需要對接多方供應商。

在此過程中,銀行對供應商的管理,以及包括技術和應用開發者在內的服務商安全性等問題均有極高要求。但現實是,外部科技服務商良莠不齊,金融機構常常會面臨安全及信息泄露等風險。

第三是連續性方面。一個事實是,科技企業的生命周期往往發展非常快,產品迭代迅速,這就造成金融機構在選擇科技公司時對服務持續性的擔憂。

最後是測試痛點。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而言,要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快速實現轉型,不僅需要接入新興的技術和落地的場景,也需要創新的環境。而很多傳統金融機構由於自身技術能力和資源限制,缺乏測試環境,大大降低了創新技術和產品的推出效率。

「金融行業對於數據和生產系統的管控非常嚴格,在使用一項新技術時,往往要溝通技術部門、上線測試環境、把生產系統數據納入進去做測試等等,一套流程走下來耗時耗力。」邱寒表示。

如何把新技術的拼裝和測試快速地完成,最終能及時落到業務中去,又快又好地適應業務環境的新變化,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科技公司這一邊,也有自己的煩惱。「作為科技公司,我們參加金融機構的招標時,被問到的第一條就是你的公司成立多少年。大家知道很多科技公司是比較新的,可能只有一、兩年,所以很難有機會進入到招標流程中。」一位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

除了因成立時間短、規模小等造成的獲客難之外,由於銀行業務非常複雜,科技公司通常很難做到端到端的理解,儘管其在某一方向上非常專業,但可能無法給銀行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邱寒表示,基於對於行業發展的經驗洞察,金融壹賬通此次推出Gamma O開放平台,連接銀行和科技企業兩端,為雙方提供交流、交易平台,在賦能中小銀行開放銀行建設的同時,也為開發者和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開放平台。

既是集市又是生態圈

「就像是在一個大集市裡,需求方銀行可以去採購各種API、模塊化產品、定製化產品,還可以申請試用(沙盒測試),技術提供方可以調用API、上傳API、展示售賣自己的產品,還可以承接定製化需求。」在王曉園看來,不僅降低了銀行尋找和採購的難度與成本,還為開發者和科技企業提供了種種便利。

於專註於API的基礎開發者而言,Gamma O平台像一個API集市。目前主要包含涉及智能搜索、智能對話、人臉識別、人類情緒理解和行為理解的人工智慧API和涉及客戶洞察、精準營銷、風險管控的數據API。

於專註做應用場景封裝的應用開發者而言,Gamma O平台像一個「麵包房「,裡面有金融機構發布的特定需求(做成一個什麼樣的麵包),有」麵粉「(各種基礎API工具),也有半成品「麵糰」(各種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模塊),有了這些,應用開發者可以更快捷、更方便地做出更多、更好的「麵包」。

不僅如此,事實上在金融科技領域,科技服務商在技術開發上,普遍面臨新興技術發展快,難以全面覆蓋,開發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在技術落地上,又會面臨新興技術與業務需求不對等、銀行接入門檻高等阻礙。

為了打破這種困境,Gamma O平台向包括廣大開發者在內的科技服務商提供「四大開放」,即開放技術、開放客戶、開放資本、開放場景,讓服務商能夠簡單便捷地共享科技能力、縮短開發周期、對接金融機構客戶資源、獲得資金到資源端的扶植與孵化,以及共享信貸、反欺詐、風控、營銷、智能助理客服等豐富的金融場景經驗。

「Gamma O希望通過上述開放,吸引大量企業開發者入駐,從而構建一個龐大的開發者生態圈,未來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最新的技術與最創新的產品。」 王曉園表示。

在初期洽談接入的科技企業方面,邱寒表示,目前的客戶畫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專註AI、大數據的純技術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小而美,就某一兩個領域提供API基礎工具;另一類是傳統IT服務商,這類公司相對熟悉傳統金融IT服務,但常常苦於沒有新技術和新創意,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這時候就需要一些新的技術疊加,這是他們對平台的主要訴求。」

結語

實際上,近年來隨著銀行產品同質化,流量、產品與客戶服務陷入新的瓶頸。部分銀行開始藉助互聯網走出去,實現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非銀金融機構甚至與跨界企業間的數據共享與場景融合,開放銀行應運而生。

但對眾多技術缺乏、人才短板、投入不足的中小銀行而言,開放銀行建設一直面臨困境。據《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19)》顯示,目前大部分中小銀行存在以下問題:

  • 認知上,對金融科技定位不夠清晰,缺乏戰略部署和對創新的重視,產品及渠道在客戶、營銷層面布局相對較弱;

  • 生態上,僅有不到5%的被訪銀行開放了API介面給外部企業;

  • 技術上,只有27%中小銀行採取了IT前置,僅20%設立了科技專項基金/創新孵化器,缺乏前沿的AI、大數據等技術的能力與儲備。

對此,除金融壹賬通之外,此前已有一些國有大行、股份行、民營銀行推出了賦能中小銀行的開放銀行平台,比如浦發銀行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中國銀行的中銀開放平台等,工行、建行、招行、平安、微眾等也都有類似產品落,但就具體效果和商業模式而言,目前還處於初期探索階段,雷鋒網將繼續保持關注。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2019 到目前為止的深度學習研究進展匯總
Live回顧 | 線上零售業的線上獲客增長法則及案例分析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