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閱文集團因何焦慮?

閱文集團因何焦慮?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5月31日報道(文/曹宇、糧食大豐收)

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和晉江文學城分別於5月20日和5月23日因涉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全面深入整改,關閉停更相關節目和頻道。

2017年上市當日,其股價一度突破110港元,最終收報102.4港元,漲幅86.18%,公司總市值高達928億港元,成為當之無愧的「網路文學第一股」,然而好景不長,此後其股價一路下跌,自閱文集團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70%,公司市值蒸發達515億港元。

此番旗下網站「掃黃打非」整治,「網路文學第一股」閱文集團股價也受到波及, 5月27日股價遭遇重創,開盤大跌一度跌穿10%,報29.4港元,盤中創上市以來新低,最終收盤跌7.32%,為2018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閱文集團核心業務增長乏力

儘管閱文集團在網文領域是壟斷級的存在,但版權運營收入和其壟斷地位不成正比,增長乏力。2018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23%,遠低於2017年的同比60%左右的增長率。而在線閱讀收入2018年同比增長率只有 9.7%。

閱文用戶數、付費用戶數的增長也不理想。2018年,閱文平均月活用戶為 2.14億,同比只增長11.46%。付費用戶數量和比例都出現了負增長,付費用戶數量從1110萬下降到1080萬,付費比例從5.8%下降到 5.1%。業績不及預期,隨著網文監管的加強,閱文的付費用戶增長堪憂。

此前閱文集團股價已在持續下跌,本次掃黃行動又給這家網路文學巨頭一次重擊。對比閱文集團2017年11月上市時引起市場瘋搶、上市首日股價便由招股價55港元升至110港元的盛況,2019年以來閱文集團股價多在30至40港元之間波動,在5月27日再創低點。

財報顯示,2018年閱文集團旗下各平台的月活躍用戶為2.13億,同比增長11.5%。但付費比率卻從2017年的5.8%降至2018年的5.1%,用戶的付費意願在下降。財報顯示,2018年在線業務的收入佔比76%,版權收入佔比24%,在線業務中在各平台的收入種佔比最重。

付費閱讀遭免費閱讀圍剿

從2018年開始,趣頭條旗下的米讀小說異軍突起,提供帶有廣告的免費全文閱讀內容,迅速收穫了一大批讀者群體。米讀小說在誕生的幾個月就已經迅速登上網文閱讀平台的前十。

閱文或許焦慮,在版權意識和內容付費的規則下,為何那些免費閱讀的APP仍舊可以打入市場,爭奪流量和市場佔有率?

優質內容付費的對立面,正是讀者喜愛並且唾手可得的免費內容。付費閱讀主要面對一二線城市,有消費能力、更注重內容質量的用戶,免費模式市場用戶則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甚至城鎮鄉村。

免費與付費模式並行是閱文集團旗下網站的兩種策略,同時也是網路文學市場上長期並存的模式。此外還有盜版網站遊走在上述兩種商業模式之外,但盜版網站自身的盜版文字更新不及時、質量差、頻繁的廣告彈窗等也將其拖入不利境地。這些閱讀體驗也讓更多的讀者選擇正版網站觀看,為其原創內容付費。多家網路文學平台自身也採取了防盜文規範,比如晉江文學城網站就採取了設置防盜章節比例等舉措。

從整個行業來看,徘徊於免費模式下上升的引流難度,與付費模式下高額的營收之間,網路文學平台在其變革歷史中已衍生出了多種商業模式。細究而言,免費與付費之前的對立,與正版與盜版有著天然而成的關聯。

堅持採取付費模式的網路文學平台,主要贏利點落在付費章節之中,它們以正版之姿,名正言順地佔據忠實讀者心中高地,自然也培養了自身的首批付費用戶。

一些免費閱讀的網站多以「免費 廣告」為運營模式,從廣告提成中消除讀者的費用負擔,實則讀者為其版權的「隱形付費」。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即便消費水平有所提升,版權意識空前高漲,但為作品付費的風潮始終難以阻擋人們對免費內容的渴望。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移動端用戶付費比例有望提升至14.5%,這一數字看似給付費網路文學指向了一片更加光明的未來,但剩餘的85.5%的讀者免費需求實在是不容小覷。以米讀為代表的一系列免費閱讀平台應運而生,正版且免費的閱讀內容佔領了那些不願意付費人們的大片市場。

十年之前的閱文也許難以意料到,在版權意識提高、盜版網站式微的今天,它不得不向免費模式低頭。但不論採取何種收費方式,網路文學平檯面向的始終是讀者,「作品為王」是該行業的永恆真理。

即便收購了強影視化能力的新麗傳媒,閱文依舊逃不開對付費用戶和網路廣告的依附。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核心業務增長率的下降都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市場率佔有高的網文市場,版權仍是作者原創的核心,平台盈利的核心,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用戶付費習慣下降是閱文不願看到的。

IP難養,打造泛娛樂生態道阻且長

當今網路小說的絕大多數優秀IP都是閱文旗下各大平台孵化出來的。因此對於閱文來講,版權運營才是重頭戲,盈利的重心應放在一系列下游產業鏈。生IP容易養IP難。閱文也想照抄迪士尼漫威的成功模式:將人氣小說漫畫先改編影視遊戲,再發展一系列線下產業,如周邊消費品、主題遊樂場等。但閱文是個笨學生,寫作業很賣力,老師(大眾)看了不滿意。

2018 年,閱文集團一共授權了 130 余部網路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遊戲、動畫、漫畫,包括《國民老公》、《武動乾坤》、《斗破蒼穹》等。然而上述全部作品貢獻給閱文的版權營收只有 10 億,僅佔2018全年收入比重的 20%。收益與投入相比過於慘淡。閱文的「作業」哪出了問題?

表面問題是改編作品質量不佳,流量IP加流量演員不等於好作品。

熱門IP改編的電影《悟空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鮫珠傳》票房相繼失利;影視劇質量同樣慘不忍睹,《鬼吹燈》系列的口碑從第一部豆瓣8分掉到第五部3分。因為小說原作人氣越高,初始流量越高,大眾對改編的質量要求越高,只有達到受歡迎的標準,下游衍生產業才能推進。閱文也明白這淺顯的道理,為補影視質量短板收購新麗傳媒,以求在身份上平視其他片商,在影視製作時獲得內容情節的控制權,最大程度上保住原著粉絲市場。

而更深層的問題是沒有充分開發IP價值。「笨學生」閱文抄漫威迪士尼的作業只抄了一半。

全版權運營主要可分為兩種模式,集團式運營和開放式運營。集團式運營的典型是騰訊、阿里巴巴這些大型集團,他們內部有完善的產業鏈支持資源互通,自身即可形成閉環,打造泛娛樂生態圈;不具備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只能做開放式運營,與其他平台合作共贏。閱文雖背靠騰訊,版權價值開發的廣度和深度卻遠遠不夠,IP運營各環節尚未打通,改編影視尚處在依賴票房收入的階段。

合格的「作業」是什麼樣的?國內其它行業已有許多「尖子生」已經做到了充分發掘版權價值。

畢竟不是只有文學作品能作為產業鏈的開端,從目前全版權運營的實踐來看,文學、影視、遊戲、動漫等每個行業巨頭都想爭上游、都能當好上游。

手游《陰陽師》,2016年9月上線,歷時三年仍是網易遊戲最賺錢IP之一。同名漫畫、動畫、電影、音樂劇、實體店多點開花,並以《陰陽師》為藍本衍生了3款其它類型遊戲,一個IP由此成倍擴大。

同是背靠騰訊,手游《王者榮耀》衍生了網綜《王者出擊》和歷史文化節目《王者歷史課》,小說《王者時刻》,與哈爾濱市政府合作,打造「王者峽谷」主題冰雕。

產業鏈末端的消費品也能衍生動畫來反哺。酒業新秀江小白,異軍突起做動漫。2017年、2018年分別上線兩部衍生動畫《我是江小白》,動畫取景重慶的各個知名地標建築,促成社交平台「江小白取景處」打卡熱度。

更有顛覆迪士尼模式的長隆野生動物園,自創動畫IP,衍生動畫主題酒店。閱文集團實現泛娛樂生態道阻且長。

如此,各行業巨頭雨後春筍般打造泛娛樂生態,閱文的文學版權運營如何站穩腳跟實屬焦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面對護理缺口,機器人將是最好的選擇?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