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馬來西亞做的這件事,讓中國人也叫好

馬來西亞做的這件事,讓中國人也叫好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033-馬來西亞洋垃圾

作者:呂宋劉大腦袋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酸奶泡

當地時間5月28日,馬來西亞政府對一些發達國家突施冷箭,表示將發還450噸進口垃圾,讓它們哪來的回哪裡去。涉及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大馬環境部長還趁機表示:「馬來西亞不應該成為發達國家的垃圾收容站,以後一定會加強非法垃圾的管理。」

中槍的澳大利亞

據日媒報道,這次發還的450噸垃圾是馬來政府確認非法進口的部分。還有2000多噸的垃圾,當地環境部門懷疑也是非法進口,仍在進行確認,以後可能也要分批發還各發達國家。

這彷彿是在呼應前一陣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因進口垃圾向加拿大喊話的勁頭。

禁止進口洋垃圾

東南亞國家集體向發達國家的洋垃圾宣戰,和中國去年開始實行的垃圾禁令有關係。

中國的洋垃圾進口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80年代,這是中國剛剛打開國門之時的無奈之舉。當時的中國原料工業體系尚未建立,但野蠻生長的國內製造業和建築業又需要大量塑料、紙張、混凝土等原材料,而經過處理的發達國家垃圾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需求。

如果能在源頭很好的分類

其中有用部分也可以變廢為寶

(圖片來自wikipedia@Ignácio Costa)

比如廢舊的飲料瓶,本已是在上游生產環節經過加工和分揀的均質化原料,切碎清洗之後可以再加工成新的飲料瓶(事實上連可口可樂的塑料瓶當中都有1/3的再生塑料)和化纖衣物、一次性雨披。對於當年石化供給還非常緊張的中國來說,垃圾全身都是寶。

塑料的變身

其實這樣的產業鏈,今天中國依然還有,影響著一些低端加工業的生死。

但中國人民顯然是不怎麼開心的。只要是垃圾,就會造成污染,那些有用的部分被再加工成了新產品,那些無法利用的有毒有害成分,比如食物殘渣、電池液體、阻燃劑等等就進入了環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相對要複雜很多

且電池體積小容易被人忽視

但可能造成的污染卻很嚴重

(圖片來自wikipedia@Wipsenade)

而且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垃圾的製造能力也與日俱增,很多大城市周邊都出現了垃圾圍城的現象。中國疆土雖大,卻也不能無限制地容納垃圾;廢料市場需求再足,也不能讓洋垃圾毀了我們後代的家園。

當然,除了中國自身創造的大量垃圾外

海外運來的垃圾也是個很大的比重

這方面也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

(圖片來自wikipedia)

所以2018年起,我國禁止進口24類洋垃圾,並計劃在此後幾年內追加垃圾種類,逐漸把這個無奈的末游產業從中國抹掉。這在當時就引起了很多發達國家的恐慌。

沒了垃圾終端市場

自己燒垃圾 導致霧霾

(圖片來自youtube)

據統計,只佔世界總人口16%的高收入國家,每天高喊環保旗號,卻製造了全球34%的垃圾。其中以生活鋪張的北美最多,美加兩國人均每天生產2.21公斤垃圾,其中主要是被浪費的食物和塑料包裝紙。前者毫無利用價值,後者處理不當污染千年。這些垃圾中的垃圾,他們本國不願意處理,能出口外包便出口。

美國人民生產的垃圾與日俱增,你們不收誰來收?

1960年至2014年美國產生的固體垃圾

(圖片來自wikipedia)

在禁令下達之前,中國就是他們最大的垃圾出口國,2015年接收了全世界70%的廢塑料和37%的廢紙,共計4600萬噸;2016年更是接收了當年全世界產生垃圾總量的56%。而中國一旦禁絕進口,那這56%的垃圾就無處可去了。

「垃圾堆成山」,是那段時間各國媒體常見的頭版新聞。為了緩解垃圾壓力,各國還是想了一些辦法的。

英國近年來表現不錯

比如在日本,中國禁令一出,政府就鼓勵民眾少使用塑料製品。但其實日本人的垃圾製造量已經不算高,人均每天只有1.1公斤,遠遠低於北美,再壓縮使用量已經不現實。所以環境部只能從緊巴巴的預算里摳出了15億日元,幫助全國的垃圾回收廠購置回收設施,政府和企業投資五五開。

日本人已經有很好的垃圾回收再利用習慣

所以衝擊也較小

(圖片來自wikipedia@おむこさん志望)

可是問題的關鍵也不在設備,而在勞動力。由於常年向中國輸出垃圾,日本國內已經沒有處理有毒有害塑料製品的專業勞動力,處理起垃圾來可謂進退失據。

但是這世界上總能找到更便宜的勞動力

對吧

(圖片來自wikipedia@ Thousandways)

其他發達國家情況也差不多,指望他們自己處理這多出來的垃圾是不可能的,只能另外找地方扔了。

新機會在東南亞?

其實垃圾出口並非是打包扔在當地這麼簡單。能夠成交的垃圾貿易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進口國經濟不發達且原材料工業匱乏、進口國正在高速發展有循環利用垃圾的需求、進口國擁有良好的港口條件方便低成本大宗運輸、政治穩定性較好以免橫生事端。

到了2050年

全球塑料垃圾總量將達到250億噸

(圖片來自youtube)

這是幾個相當苛刻的條件。比如在歐美國家熟悉的前非洲殖民地,基本還沒發展到需要循環利用垃圾的地步,港口成本也不低;印度則是地方政治互相牽絆,政府效能低,影響垃圾輸出的穩定性。全世界範圍內除了中國,符合這些條件的也只有東南亞國家了。

如果不能回收並從中獲益

光是隨便扔垃圾,顯然是不可持續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meg and rahul)

曾經做過這個接盤俠的是泰國。

泰國在上世紀末也有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基建過程,國家基建和民眾消費品對原材料的需求很高,進口垃圾就成為了重要物資。但是當泰國度過了那個階段,隨中國之後不久發布了禁令,從2018年末開始大批塑料垃圾就進不了泰國了。

越南則緊隨其後,宣布暫停垃圾進口。

緬甸、寮國、柬埔寨則都未能滿足以上幾個條件,可供選擇的出口國其實就只有印尼、馬來、菲律賓三國了。

馬來西亞曾經是垃圾的積極進口國。在中國、泰國、越南紛紛關閉合法進口渠道,且發生了居民垃圾中毒事件之後,馬來政府才不情不願地採取了措施,吊銷了一些合法回收垃圾公司的執照。

中南半島國家紛紛拒絕

馬來、印尼、菲律賓哪個會成新的「垃圾貿易中心」?

但他們並沒有下進口垃圾禁絕令,合法和非法的洋垃圾仍然在湧入馬來各地。據估計,去年上半年,全馬來進口了83萬噸塑料垃圾,其中來自美國的垃圾增加了一倍。

在馬來亞半島西海岸中部的巴生港,每天都有無數垃圾集裝箱卸貨,坐上卡車前往巴生港東南十公里的小鎮仁嘉隆(Jenjarom)。這裡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垃圾分揀回收中心,被西方媒體稱為「世界的垃圾桶」。這可實在不是什麼好稱號。

馬來西亞的垃圾山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官網)

有意思的是,這個仁嘉隆鎮並非以馬來人為主體,而是一個福建闖南洋後裔組成的聚居點,很多居民都是華人。最早他們是將這裡作為經濟作物生產貿易中心,輸出咖啡、蔬菜、生薑等,後來又建了一座禪寺,讓這裡變成了馬來這個穆斯林為主體的國家的佛教和漢文化旅遊點。

回收垃圾的想法,說不定也誕生於這些不放過一切機會的福建商業大腦。

當地一個天然淳樸的垃圾場

分揀垃圾

無論始作俑者是誰,仁嘉隆的垃圾回收產業確實「蔚然成風」,當地人租用房子,將其改造成垃圾分類工廠。出於對成本的考慮,以及避免產業鏈過長引起政府注意,這些非法分揀垃圾的小工廠在將有用的材料取走後,會焚燒剩下的廢料。

未經處理的廢氣中含有汞、二惡英、多氯聯苯、炭黑顆粒,會造成重金屬中毒、癌症、生殖畸形、哮喘等疾病。當地居民在塑料大批量進入的當時,就發現皮膚病和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明顯增高,垃圾腐爛的氣味也擾得他們無法正常工作生活。

居民區和處理區的距離往往很近

事實上,直到最近,馬來政府介入當地時,仍然發現了一座重達19000噸的垃圾山。為了把這座垃圾山拖走,政府需要花費60萬美元,且垃圾堆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任何經濟價值了,沒有人敢在這裡蓋房子或者種菜。

反擊!反擊!

民間反對聲浪巨大,而且非法進口的垃圾大大增加了監管成本,各種人和動物的怪病在媒體上觸目驚心,馬來政府終於決定與洋垃圾劃清界限。

垃圾場旁邊的餐館表示被臭暈

(圖片來自youtube)

今年4月,馬來西亞政府建立了一個聯合調查組,在全國範圍內調查非法洋垃圾的進口情況。結果他們發現非法垃圾進口已經形成了一條完備的產業鏈,歐美國家的公司不遺餘力地在向馬來西亞出口垃圾。僅一家英國公司,就在過去兩年中向其出口了1000集裝箱的55000噸塑料垃圾,大大超出了政府認可的處理規模。

為了表現治理環境的強硬態度,馬來政府在4月向西班牙發回了5集裝箱的非法垃圾。他們還向公眾展示了從垃圾堆里找到的一些帶有典型性的垃圾,包括英國的電纜、澳大利亞的牛奶盒、孟加拉國的光碟等等。其他可以追溯到的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沙特和中國。

2018年1到10月馬來的塑料垃圾來源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官網)

但再經詳細調查,該國環境部發現中國來的垃圾並不是中國人民製造的,而是來自法國。正是去年嚴格的禁令,讓這些本應去中國的垃圾來到了馬來。

養老金少了是要罷工的

不知垃圾多了要不要罷工

(圖片來自wikipedia@DC)

可見我國的禁令的確起作用了。

馬來環境部也因此和中國站到了同一條陣線上:「這可能只是中國禁令下發達國家廢物的冰山一角。我們也不能成為世界的傾銷地,即使我們是一個小國,也不能被發達國家欺負,我們要反擊!」

反擊的措施很簡單,就是把垃圾打回去。繼上個月將垃圾返還西班牙後,5月29日又送回的10集裝箱垃圾是第二批,來源和種類更加豐富。而有待確認的那2000多噸垃圾,也將在確認來源之後逐一送出。

無獨有偶,菲律賓前一陣也因為垃圾問題刷了一把存在感。

從2013年開始,加拿大就與菲律賓展開了大宗垃圾進出口貿易。當時加拿大承諾將會送來分揀好的可回收塑料,幫助高速發展中的菲律賓生產原材料。但事實情況是,集裝箱里的垃圾未經分揀,其中混雜著金屬甚至生活垃圾,回收分類的成本極高。

反正先運過來了,具體怎麼分你們自己看著辦...

(圖片來自wikipedia@Kounosu)

這激怒了菲律賓政府,總統杜特爾特喊話加拿大政府,要求他們把這些沒有用的垃圾自己拉回去,如果不從,那菲律賓將與加拿大戰鬥到底。這讓一貫宣傳綠色環保、健康人權的加拿大在國際社會信譽大減,最終磨磨蹭蹭地答應了將在6月22日之前擇機將垃圾帶走,並調查相關利益方。

這是不僅是一次菲律賓對加拿大的勝利,更是一次弱勢的垃圾接收國對發達國家的勝利。而大馬來將會成為第二個勝利者。

馬來也要求加拿大加強垃圾追蹤和監管

並正在遣返垃圾

其實人類商品社會發展到今天,垃圾生產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資金雄厚、人民生活水準高的發達國家如果輸出技術、花重金請發展中國家幫助處理垃圾,也是全球化分工中可以接受的一環。

但如果發達國家搞垃圾偷渡,在前端處理時不講誠信,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一股腦都扔到發展中國家,那就一定會激起反抗。生產了垃圾還立牌坊,請別人幫忙還耍小聰明,那就請自己咽下爆倉的苦果吧。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wikipedia@Kounosu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青海能餵飽中國人?這不是在吹牛,是真的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