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依止善知識 要完全託付

依止善知識 要完全託付

善財謹遵教誨,一路向南而行,到了大有城,逢人便問,周遍尋求明智居士在什麼地方,好去參訪。大有表示妙有,智慧起作用。周遍尋求表示處於摸索階段。

善財對於善知識,心生渴仰。念善知識,心無間斷。慕善知識,志樂堅固。方便求見諸善知識,常無厭足。願得承事諸善知識,精勤匪懈。以善知識,熏修其心。

這六句話,是依止善知識的心境,不要有自己的意志理念。接納別人,恆順是最高的標準。順從你意志的人,是有福報的人;沒有福報,誰來順從。

學行的人有兩種特質,一種是信行人,一種是法行人。信行人,有善根,有福德,無因緣,依止善知識;法行人,有善根,有因緣,無福德,依止真理法。信行人守正念,法行人提疑情。

所以信行人一定要依止善知識,把法身慧命完全託付,要永恆,沒有一丁點保留。廣欽老做伙夫,老師叫念佛就一心念,在燒火做飯時,一心在念,入定了,遍虛空全是佛號。

六祖惠能去參訪弘忍師,在廚房一干舂米八個月,心中的疑情從未間斷,由開小悟,到開大悟。兩個都不識字,都在大寮開悟。修法一定是自己來,進行心理建設,突破超越。

那麼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呢?善財知由依止善知識,能滿眾善,能生眾福,能長眾行。依止善知識,不由他教,自能承事一切善友,清凈一切菩薩諸根。

自己堅強起來,這是依止善知識作用。利益不在於你問善知識講他給你。善知識唯一工作是營造你開悟的氣氛與環境。你一直把心安住在前面的境界,浸泡在法門範圍里,善知識在邊上輕輕地推你一把,你就開悟了,會印證你的程度。真要開悟,必須要有自己功夫在,自己充實。

善財如是思維,長其善根,深其志樂;益其德本,廣其大悲。善財就是這樣思惟的,他的思維是正思維,不是用大腦想。比如「我是喜歡,就是如此」,什麼都找理由,看不到我執,就是不正思維。

貪嗔痴慢疑等五鈍使,五種煩惱,要隨一定因緣組合,果報才出現。而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利使,不需要緣,馬上就墮落下去。知我執,然後放下,破我執,是向內反省。依止善知識,要放空自己,不要太多意見,盡量把自己單純化。

長其善根,深其志樂;益其德本,廣其大悲。這四個會因正思維而重組。展開以後,沒有死角,沒有意識形態,因為他能通達,沒有障礙。不能通達,就產生單向情況,發生障礙。(海雲師演華嚴,圓明心要14.2)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是緣,生命大歡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