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專家在敦煌發現「佛缽」畫錯,國外一件文物,卻證明壁畫是正確的

專家在敦煌發現「佛缽」畫錯,國外一件文物,卻證明壁畫是正確的

如果去敦煌旅遊,敦煌石窟是遊客必去的打卡地點。20世紀90年代,文物專家們曾去敦煌考察,在研究壁畫的過程中,竟發現菩薩手中的佛缽,出現繪畫錯誤。但藏在外國的一件文物,卻證明壁畫上的圖像是正確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公元366年,樂傅和尚雲遊到敦煌,他看到鳴沙山上有佛光閃現後,便請人在莫高窟開鑿了第一個佛窟。當歷朝的工匠、畫師不斷加入,他們用勤勞與智慧的雙手,一個接一個地開鑿敦煌石窟。讓敦煌變成了佛教石窟的聚集地,讓佛教文化寶庫的美名傳遍了四方。

1990年的春天,北京的一批老專家們抵達敦煌,稍做休息後,相關工作人員便帶他們去到敦煌石窟,進行實地考察。在觀察壁畫的過程中,一位專家竟盯著壁畫的一處看了很久,直到同事叫他,他才緩過神來。

在壁畫上有一尊菩薩,它手上捧著缽,頭微轉向右邊。其他專家也看到了這尊菩薩,並沒發現有異常之處,但為何這位專家卻一直盯著壁畫上的佛缽在看呢?

「缽」是指的是僧人專門用來盛飯、菜、水的食器。僧人外出時,只允許攜帶三衣一缽,而一缽正好夠一位僧人食用。根據《四分律》記載:「缽者有六種,鐵缽、蘇摩國缽、烏伽羅國缽、優伽賒國缽、黑缽、赤缽。」

在寺廟和博物館中,我們常見的缽主要是黑色或赤色,但壁畫上菩薩手捧的缽,卻非常奇怪,也就是隔著壁畫上的缽,依稀能看到菩薩的手指。

專家將壁畫掃描採集圖像後,便展開了探討,部分專家認為畫師在作畫時,將顏料用錯,才導致出現與實際不符的現象,另一部分專家卻覺這個想法不對,但他們也找不出理由進行反駁。

實地考察結束,專家們回到研究所,翻閱大量的資料後,他們依舊沒能破解缽體透明的秘密。

這日,一位專家翻閱「奈良東大寺正倉院」的簡介。發現756年,聖武天皇駕崩後,他的日常用品以及收藏的物品,便交給東大寺,而東大寺為方便管理將這批遺物統一放入正倉院。正倉院收藏的物品,有很多是從大唐傳入的,這對研究日中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在眾多收藏品中,有一件文物成功吸引到專家的眼球,它就是來自大唐的「薩珊透明玻璃碗」。該文物竟和敦煌壁畫上的佛缽非常相似,這也就意味著壁畫上的圖像是正確的,因為敦煌石窟最早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這幅透明的玻璃佛缽壁畫,繪製的時間在756年前後,也就是唐肅宗時代。

在盛唐的時期,外國的玻璃杯流入我國,並受到大家歡迎。工匠曾用和透明玻璃相似的水晶製作佛舍利匣,但傳統的鉛鋇玻璃卻非常容易破碎,薩珊透明玻璃缽屬於鈉鈣玻璃,比國產的鉛鋇玻璃要結實得多,但價格昂貴,正因如此,這類物品才沒有流行起來。

敦煌壁畫上的玻璃缽自帶謎題,卻被正倉院的薩珊透明玻璃碗輕鬆破解,它們之間的奇妙緣分,讓眾人感到驚訝。文物是傳承文化的載體,它是全世界人們共同擁有的財富。如果各位讀者對敦煌壁畫上的玻璃缽感興趣,可以趁著假期去看一看,並近距離感受一下它獨有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蟲 的精彩文章:

曹操也知道,糧食很難燃燒,他的手下是如何燒掉袁紹的軍糧呢
霓裳羽衣曲失傳後,為何後世無法復現,原由很簡單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