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辛亥革命的爆發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辛亥革命的爆發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偉大的愛國者,他以「三民主義」為革命綱領,領導了劃時代的辛亥革命。孫中山為制定、完善以及捍衛三民主義,傾注了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

孫中山,名文,號逸仙,1866年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孫中山早年就讀於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行醫。祖國的衰敗,使他放棄醫生職業,立志救國救民。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年輕的孫中山滿懷報國熱情北上來到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盡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張,但遭到冷遇。這件事使他認識到「和平方法,無可復施」。為復興祖國,他轉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1894年,中華民族危機嚴重,孫中山在檀香山約集華僑志士建立了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入會誓詞中,孫中山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決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三民主義的醞釀時期。孫中山開始了他的早期革命活動,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興中會建立以後,積極聯絡會黨,準備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1895年,由於計劃泄露,起義還沒有發動,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壞。這次起義表明,孫中山和資產階級革命分子已同清政府徹底決裂,以武裝起義邁出中國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20世紀初,隨著列強侵略中國的不斷加深,不少中國留學生到國外接受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知識分子的隊伍迅速壯大起來。他們把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作為革命鬥爭的思想武器。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日知會等在國內相繼建立起來,這標誌著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已經形成。

1901年9月《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們憑藉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中國內政,除了在政治上進一步控制清政府以外,又在經濟上加緊掠奪航運、鐵路、礦山等利權和擴大投資設廠。帝國主義侵略的深入,造成中國主權的大量喪失和社會的貧困落後,民族工業的發展也受到很大打擊,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同時,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革命團體的不斷出現和各地革命活動的蓬勃發展,為建立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作了準備。1905年夏,孫中山到達日本東京,先後同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會晤,商議籌建統一的革命政黨問題。孫中山強調,革命必須要有統一的組織和領導。他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聯絡,各自號召,終必成秦末二十餘國之爭」,「故現今之主義,總以互相聯絡為要。」

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同盟會章程,推舉孫中山為總理,黃興為執行部庶務。同盟會以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政治綱領,並決定創辦《民報》為同盟會的機關刊物。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國主義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統治,把鬥爭矛頭直指清王朝,也就打擊了帝國主義在的侵略勢力。「創立民國」,即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思想。就是要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權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從理論上解決了當時革命派迫切需要解決的奪取政權與建立政權的問題。「平均地權」即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思想。主張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漲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做到「家給人足」。「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正是在三民主義革命綱領的指導下,在同盟會(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資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下,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孫中山和資產階級革命派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推動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例如:資產階級革命派與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保皇派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論戰,進一步傳播民主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實現武裝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奮鬥目標,先後發動了萍瀏醴起義(劉道一)、浙皖起義(秋瑾、徐錫麟)、鎮南關起義(孫中山、黃興)、廣州黃花崗起義(孫中山、黃興)等。雖然這些起義都失敗了,但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

1911年10月10日,資產階級革命派、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在武昌成功發動了辛亥革命,並成立湖北軍政府,宣布廢除宣統年號,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誕生了。

該時期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即為所謂的舊三民主義。另外,中國國民黨改組之後又提出新三民主義,新舊三民主義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注意不要混淆內容。

譚論古今,讓歷史告訴未來,讓歷史照亮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詩人,英明一世卻教出荒唐逆子做漢奸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