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山簡王劉焉的陵墓自從1959年挖掘以來,墓中除了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就要數黃腸石題刻最為寶貴。但是墓中還有一個珍貴的文物,被書法界長期忽視,那就是劉焉墓中的漢代隸書遺迹了。

這些文字寫在墓室和墓道的頂部的磚上,寫的內容是《急就章》的句子和天干地支。文字大約二十厘米,體呈白色。書風飄逸洒脫,古樸靈動,呈現出漢代人昂揚大氣的精神面貌。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自從清代碑學興盛,金石考證之風大興,一代代金石學家對新出土文字資料的佔有和研究就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對漢代的碑刻,清人曾經說過「漢隸三字為寶」,可見痴迷程度。但是長久以來,人們對漢隸的理解基本就停留在漢代碑刻的八分隸書上。

但是碑刻在加工過程中會受到刻碑方法的影響,還有出於莊嚴肅穆的字體的需要,裝飾化越來越強,逐漸形成了《熹平石經》那樣的折刀頭樣式。這並不能真實反應漢代人的日常書寫習慣。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二十世紀以來,敦煌、武威、居延等地相繼出土漢簡,王國維《流沙墜簡》成書,使漢簡成了一門顯學。古代「孔子壁中經」和「汲冢竹書」的故事也不再是傳說。地不愛寶,一直到現在,每過幾年都能聽到新的簡帛資料出土的消息。從簡帛去看漢人手書的面貌,當然是鮮活生動的,但也存在一個問題,竹簡的形制一般都很小,大概只有0.5㎝寬,小字如群蟻排衙密密麻麻,書法家在借鑒創作的時候,對漢人的筆法的研究和理解,都有相當的難度。而且簡牘墨跡字徑非常小,把它放大以後,筆法上要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很難適應當下創作巨幅作品要求。

幸運的是,中山簡王劉焉的墓中漢代大字隸書遺迹非常清晰地展現了漢代隸書的真實面貌,為當下創作巨幅隸書作品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也對我們研究漢代隸書的草化提供了一個契機。

中山簡王劉焉墓漢隸實拍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漢墓磚上留下的罕見墨跡,震撼人心!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凌晨 Anna

責編 | 凌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