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5與F-15誰戰力更強?前者超機動性能優勢或無法超越?

蘇-35與F-15誰戰力更強?前者超機動性能優勢或無法超越?

武器裝載方面,Su-35有十二個或更多用於攜帶導彈的硬點,而F-15C只有八個。對於蘇-35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它可能同時發射多枚導彈以增加命中概率; 然而,這種優勢可能是暫時的。波音公司將提供升級F-15的四軌機架,將F-15的裝載量翻倍至16。這將使後部部署的F-15能夠作為「導彈艇」射向由F-22隱形戰鬥機先鋒繪製的目標。然而,就目前而言,F-15已被淘汰出局。

雖然,第五代戰機目前已經早已服役多年。但是對於美國與俄羅斯的空軍來說,第四代的F-15C與蘇-35戰機依然是主力機型。但是這兩款戰機到底誰更強悍?

而國家利益網站就有一篇文章對兩型戰機的戰力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美國空軍的F-15鷹式戰鬥機目前被歸類於典型的第四代戰機,它是於20世紀70年代面世,經過數十年使用及升級之後,該戰機依然保持強大的作戰能力,未來還將會服役數十年。而俄羅斯的蘇-35則是蘇-27的最新升級型號,其配備了現代化的航空與電子設備,配備矢量發動機並塗有先進的雷達波隱身塗料,使其具備了第五代戰機的某些先進性能,可以說蘇-35是第四代戰機中的佼佼者。

雷達和隱形能力

Su-35S戰機擁有功能強大的Irbis-E無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其探測距離可達400公里; 即使對地面目標也很有效。而F-15配備的最新型APG-63 V3有源相控陣雷達則比原來的機械式掃描更加先進,解析度更高,跟蹤與鎖定目標數量也更多。

Su-35S還擁有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IRST),可以準確對半徑在50公里範圍內飛機進行定位,這對於探測較短距離內的隱形飛機非常有用。而F-15C最開始則沒有配備專門的IRST,美軍正在測試一款外掛式IRST系統,準備在2023年左右正式成軍。

而這款正在測試的新型附加吊艙Talon HATE不僅會為F-15增加IRST能力,還會提供與其他空中和地面感測器的數據融合功能,甚至允許F-15 與F-22 Raptor隱形戰鬥機聯網。使用這個系統後,猛禽可以將識別敵方目標數據發送給F-15C戰機,並引導其發射的導彈打擊目標。這樣F-15就不能衝到危險的第一線,只需要在F-22A後面發射導彈就行。

在隱身方面,F-15的設計並沒有這個功能,其平均雷達截面為5平方米。Su-35戰機則專門針對隱身要求進行過設計,其平均雷達截面為一到三平方米。因此,相比之下Su-35 不會那麼快的被發現;但是即使只有1平方米的雷達橫截面仍然可以被性能優異的的現代化雷達在很遠的距離外發現。並被遠程導彈攻擊。

超越視作戰能力

目前最先進的空對空導彈可以從100公里以外發射並擊中目標。雖然美國空軍確信超視距(BVR)戰鬥將在二十一世紀主導空戰,但俄羅斯的航空機構則懷疑這種說法。他們認為,使用電子對抗措施和採用規避動作將使正在作戰的戰鬥機被命中的機會大大降低。俄羅斯的戰機雖然也專門設計了用於參與BVR作戰的能力,但他們依然相信在BVR遠程截擊之後還是可能會發生近距格鬥。

在武器裝載方面,Su-35S有十二個或更多用於攜帶導彈的硬點,而F-15C只有八個。對於蘇-35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它可能同時發射多枚導彈以增加命中概率; 然而,這種優勢可能是暫時的。波音公司正在準備提供升級F-15的四軌發射架,將F-15的載彈量翻倍增加至16枚;這將使升級後的F-15成為「空中彈藥庫」。但是,就目前而言,F-15在這方面要弱於蘇-35S。

F-15和蘇-35都攜帶遠程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AIM-120D(160公里射程)和K-77M(200公里射程)。這些導彈基本上屬於同一類。

另外,蘇-35S還可以發射超遠程(300-400公里)R-37M導彈,旨在攻擊體積更大的加油機與AWACS預警支援飛機。

Su-35的另一個優點是它還配有L175M Khibiny雷達干擾系統。雖然美國的AESA雷達被認為能夠抵抗這種系統的干擾,但AIM-120導彈的雷達卻沒有對抗能力。因此,空空導彈對打擊擁有Khibiny系統保護的戰機時失效率會很高。相比之下,F-15C現在的戰術電子戰集合對抗系統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而更新的系統則要在代號為「Eagle 2040」升級項目中才能實現。

近距格鬥能力

F-15C Eagle在機動性方面非常出色, 實際上,F-15C是首款被證明即使是重型戰鬥機仍然能夠實現敏捷的,小半徑轉彎並在爬升擁有良好加速性的戰機設計之一,這得益於F-15C的低機翼載荷和高推力重量比。

然而,蘇-35S的機動性能則要更加優秀。其使用矢量推力渦扇發動機,這意味著蘇-35S的發動機噴嘴可以獨立移動,以允許它執行緊急轉彎和偏航並保持高迎角狀態,這是普通的飛機無法實現的。這個特性能讓Su-35可以在F-15的低速空戰中能輕鬆的改變機體飛行姿態。

在武器方面,F-15和蘇-35都配備了紅外製敢幹的AIM-9X和R-73導彈:兩種導彈類型都可以進行離軸發射。飛行員可以通過頭盔瞄準具來鎖定及發射導彈。據信這類導彈的殺傷概率為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

對地攻擊能力

蘇-35S可在外掛點上攜帶超過17000磅的彈藥,其中可攜帶多達14枚用於空對地攻擊彈藥。

而F-15C則沒有對地攻擊能力。因為它純粹是一款空中優勢戰鬥機。(公平地說,改裝地面作戰並不是不能實現的任務,以色列早在70年代就對他們的老鷹機進行了改裝並用它們摧毀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

而,F-15E攻擊鷹已經這種對地攻擊改進版本,它可以攜帶23000磅的彈藥。攻擊鷹的飛行速度與F-15C一樣快,並攜帶相同的空對空武器,但由於其有較重的重量,它在的機動性和敏捷性都要比F-15C稍差。

雖然,俄羅斯軍方原來使用機載精確制導彈藥的次數要少於美國,並且其彈藥射程較短。但是,蘇-35S的裝備則齊全,也可以使用其Irbis-E雷達的地面攻擊模式。

可維護性

總的來說,美國傾向於製造具有較長使用壽命的昂貴飛機。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傾向於生產 價格低廉的使用壽命較短的飛機,這也導致維護要求更高。一些俄羅斯戰機,如較早的蘇-30側衛,就曾遭遇了嚴重的可靠性問題。

到了,蘇-35S似乎在某種程度上縮小了這方面的差距,它應該擁有6000小時的飛行壽命。而F-15C和E的飛行壽命則為8000和16000小時,前者很可能會延長壽命。另一方面,蘇-35都是近些年才從生產線上完工的,而大多數F-15機身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明顯F-15的可維護性要更強一些。

下一代F-15戰機

多年前,波音公司一直推出F-15的高級隱形版Silent Eagle,後來又變為Eagle 2040計劃。最終美國空軍決定開始採購F-15EX型戰機。而EX版本就是在為沙特與卡達空軍的開發的F-15SA/QA基礎上發展而來。

那麼全新的F-15EX能否解決現在F-15戰機的缺點?

首先,蘇-35在機動性方面的優勢仍然沒有受到挑戰。雖然,F-15EX也採用了一定的隱身設計,但是其機體後部與側面的隱身能力依然沒有得到多少改善。

當然,全新的F-15EX還將配備新發動機,新數據鏈還有新的電子對抗系統,載彈量方面也將翻倍提升。

最終結論

可以想到的未來的空戰中誰更強?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被導彈和電子對抗措施的有效性能所決定,而不是攜帶它們的飛機,特別是在非隱形機身方面。

對於蘇-35來說,它絕對是一款強大的戰機,也是一款非常優異和多功能的導彈平台,可以有效的對抗空中和地面目標,儘管它缺乏最先進的AESA雷達但戰力依然不可小視。

對於F-15戰機來說,它仍然是一款具備先進雷達能力的空中優勢戰鬥機。升級的F-15更將擁有非凡的空對空載荷能力,並能與船隻,衛星和其他飛機進行數據融合。這也會讓其戰力更加出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君 的精彩文章:

印媒披露空戰細節:俄制導彈射程「注水」讓蘇30全程挨打
美海軍全新水下核武大殺器開造 為守規矩每艘永久密封4具發射井

TAG:烽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