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作者 | 韓揚眉 黃辛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發文量居全球最高,企業數量、融資規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響力(FWCI)指標落後。

美國人工智慧論文引文影響力、PCT專利數量、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等指標均居全球第一,整體實力領跑全球;

過去5年,中美兩國之間人工智慧科研論文合作規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路的中心,中美兩國合作深刻影響全球人工智慧發展。

近日,在「2019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回顧梳理了中、美等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狀況。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報告顯示,2013年-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文獻產出共30.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發表5.2萬篇。

中國人工智慧方面的論文數第一;美國整體實力領跑全球;英國人工智慧論文發文量、總被引次數、企業數量、融資規模等指標排名第三,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也具有相當實力。

其他國家也各有特點。比如,以色列雖然論文和企業數量不多,但論文引文影響力指標以及產學研合作指標突出。

日、韓兩國在專利申請方面也體現出一定優勢。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從全球人工智慧論文學科分布來看,近年來人工智慧學科交叉融合發展趨勢明顯。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人工智慧論文學科分布熱力圖

報告指出,從發文量、被引次數與作者數量上看,當前人工智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計算機科學、工程學與數學三個學科,反映出人工智慧是一門將數學理論、計算機演算法科學和面向實際問題的工程應用實踐緊密結合的交叉性學科;

從篇均被引次數指標來看,神經科學、心理學對於人工智慧的研究發揮了重要的理論支撐作用。

從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論文產出的年複合增長率來看,物理學與天文學、決策科學、能源這3個領域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速度較快,人工智慧正在變革天文、能源、決策科學等多個學科的研究方法。

不過,報告指出,雖然中國人工智慧方面的論文引用率逐步提升,但高質量論文仍有差距。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報告分析認為,除了在人工智慧引文影響力等體現科研質量的指標方面還比較落後,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共性技術平台、晶元處理器等企業數量較少,基礎層領域發展相對薄弱

尤其是中國人工智慧校企合作論文比例與美國、以色列等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修全認為,當前中國人工智慧學術研究仍以高校為主,與企業的結合程度較弱。

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夠緊密,企業在科研項目中的參與程度較低,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協同開展的人工智慧科研活動仍有待加強。

為此,中國正在加快布局發展人工智慧的步伐。

報告分析發現,自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發布以來,全國已有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發布了26項人工智慧專項政策,並提出了各自的發展定位與目標。

人工智慧學科和專業建設也在加快推進。

全國30多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慧學院,75所高校自主設置了89個人工智慧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

同時,人工智慧進入高中新課標,第一本高中教材《人工智慧基礎(高中版)》出版。

人工智慧企業通過與研究型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方式加速人工智慧高水平人才成長,多層次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

論文數全球第一後,中國在這個領域還要做更多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發現「空調病」
大米「高產就不好吃」?打破魔咒,中國水稻領先世界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