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離開心的外在世界,不存在

離開心的外在世界,不存在

佛教視野中的物質

『華南理工大學演講2015年6月12日 』

尊敬的院長、老師和同學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面對面地交流。兩年前我們也曾安排過一次這樣的機會,但當時我恰好拿到去美國的簽證,不得不離開廣州,從北京飛往美國,所以當年沒能和大家見面。但值得高興的是,今天我們終於又有因緣相聚。

對於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講,物質條件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豐富,這一點大家也清楚。但與此同時,人們的內心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浮躁、忙碌,似乎已經失去了生活的平衡。物質進步的確為我們帶來一定的快樂和便利,但同時也帶來許多衝擊,令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對人生的價值和方向感到迷茫,很少有人能真正地感到幸福和快樂。

從小學到大學,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雖然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但人文關懷的理念卻很少接觸。我們上物理課、化學課、生物課、數學課……但這些課程幾乎不會教我們如何去關愛他人、孝順長輩。因此,我覺得老師、科學工作者、宗教人士非常有必要面對面地溝通,消除彼此間的疑惑和不滿,共同探討如何提高當今社會的人文素養。

佛教對「物質」的分類

我想在座的各位對於「物質」都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我今天也很樂意和大家分享佛教在這方面的智慧和理解。

我不太願意講太多佛教名詞,因為大家可能對這些詞比較生疏,不理解它們的含義,所以它們不一定會對交流有所幫助。當年霍金在清華大學演講,五百元的入場券一票難求,但因為霍金用的幾乎都是專業名詞,現場有很多人打瞌睡,甚至臨時退場。聽說霍金當時特別失望。當然,像清華這樣的高等學府,科研實力應該很不錯,但不同領域的人交流起來,太多的專業名詞可能還是會造成障礙。

我對這一點也深有感觸,因為不論我到哪裡去講中觀、唯識、密宗或者顯宗的內容,那些比較專業的詞語,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師生也不容易理解。比如說,佛教中的一切有部將萬法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以及無為法。其中的色法,指大種和大種所造,這裡又可以再進一步分為:有見有對色、無見有對色以及無見無對色三種。有見有對色指我們能觸到、摸到、看到的種種法;無見有對色指的是像我們的眼根、耳根、鼻根等等,雖然是存在的,但是我們見不到;無見無對色也叫做無表色,指我們看不到的一種色法。諸如此類的名詞,對沒有系統聞思過佛法的人來講,一開始都比較難以理解。

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對物質世界進行了系統而深入地分析,而且這種分析非常有趣。佛教認為,物質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組成的。這四大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大地、海水、火焰、狂風,而是四種特質。比如說,所謂的地大,指事物堅固的特質;火大指物質能夠成熟的特質;風大指流動性、動態特質;水大指能夠互相聚集成一體的特質。這與物理學中物質多樣性的概念不謀而合,也就是說,一種物質可以同時存在多種屬性,這種物質也被稱之為多樣性物質。

佛教對物質的精準剖析

物質經過分解成為微塵,如果我們繼續分解微塵的話,就會得到佛教中所謂的鄰虛塵,也稱極微塵,而它再被分解下去就變成了「空」。

「鄰虛塵」這個名詞出自《楞嚴經》,指的是不能再分割的粒子,再分下去就只能是「空」了,它相當於量子物理學中的普朗克尺度。在量子物理學中,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普朗克尺度被用來定出最小單位的能量、長度、時間,而鄰虛塵則是在佛法中被用來表示最小粒子。量子物理學認為,所謂的粒子都是由能量構成的,但能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量子物理學家目前還沒有給出答案。但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量子物理學和佛教中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因此,我相信佛教中有很多值得科學家借鑒的思想。

我以前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是斯里蘭卡的羅睺羅·化普樂。他是一位大學教授,也是一所佛教研究院的院長,他不但精通現代的一些科學知識,也精通佛教理論。他在文章里提到,有一次他去參觀離巴黎不遠的一處核研究中心,並向工作人員介紹了公元四世紀無著菩薩對原子的「佛教定義」以及抉擇空性的方法。現場的科學家們都驚嘆於這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方智慧。他們說,即使是現代物理學對原子的最新發現,依舊沒有超出無著菩薩的定義。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讀一下這篇文章,相信你們會非常受啟發。

沒有脫離心而獨立存在的物質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佛教對物質的認識和所謂的「常識」有所不同。佛教不承認任何與心無關的、獨立存在的物質。換句話說,任何一個事物的生、住、壞、滅都和我們的心密切相關。比如,在大家的觀念里,這可能就是一張桌子,一個麥克風,但實際上,它們的存在與各位前世的業、今世的心以及各種習氣密切相關,但很多人都可能並不了解這樣的關係。

《楞嚴經》中還講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所有眾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被虛妄不實的外境迷惑,無法認識自己的本心,內心隨外境而轉。我們從這個道理中可以了解到,如果一味地關注外部世界,絲毫不考慮心的影響,這種研究是不究竟的,很難帶我們真正了解物質世界。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每個人對世界的覺知,比如世界是美好還是醜惡,是複雜還是單一,是微妙還是平凡,都與觀察者的主觀意識息息相關。

又比如,我們現在共處在同一個空間,可能有人感覺舒適、悅意,同時卻有人感到不適,甚至痛苦。這與每個人自身的業力以及心的狀態有關。佛教將果報分為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和士用果四種,而這個例子就可以用增上果來解釋。

就像我前面所講的,任何物質的本體都是空性。也許你們讀過《金剛經》,裡面就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歸根結底,這些「相」只不過是吸引眼球的外在表象而已,而它的本體並非真實存在。當我們把心與外境聯繫在一起考慮時就會知道,原來一切都是因緣而生,而這種因緣的理論,在佛教中稱之為「緣起觀」。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在《緣起經》中宣講了緣起觀,簡單而言,即因緣聚合時,外境顯現;因緣消散時,外境隨之改變。當我們真正領悟因緣規律時就會發現,原來一切外境真的都是心的造作,再深入觀察時甚至會發現,原來所謂的「心」也不存在。正如《金剛經》中說的那樣:「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並不是一種玄乎其玄的說法,而是當我們真正觀察時,我們的心,包括生活中所產生的貪嗔痴等煩惱,都了不可得。《維摩詰經》中也講:「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原來,心不在身體內,也不在外面的物質上,更不在內外之間。

站得高才看得遠

可能大家在來聽講座之前,沒想到我會講空性的道理,可能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聽說空性,覺得雲里霧裡的,但如果大家能再深入了解就會發現,佛教的這種智慧非常深刻。就像王安石在詩裡面所描繪的那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當你到達山頂上時,任何浮雲都不會再遮擋你的視線,所有的景色都一覽無餘。朱清時教授也曾說過:「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我曾經問他:「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又是多年的校長,你出於什麼考慮這樣說呢?」他明確地回答說,當代物理學的研究結果越來越趨近於佛法中對宇宙本質的描述。由此可見,我們完全可以在佛教的智慧中找到真理。

雖然我身穿僧服,在這裡誇讚佛教,但我沒有刻意打廣告的意思,我做夢都沒這麼想過。佛教歷史上有一位大德曾經說過:「我並不偏袒佛教,也不偏袒其他宗派,誰的觀點是真理,我就追隨誰。」這句話很客觀、公正。我今天也既不刻意讚歎佛教觀點,也不刻意讚歎科學的觀點,誰的觀點有道理,我就讚歎誰。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認識物質呢?實際上,物質雖然顯現為色法,但本體卻是空性,雖然本體是空性,但又顯現為色法。雖然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了解物質世界的真相,但事實上,我們通過自身的長期修證,就能現量見到。

看藏傳佛教如何培養綜合性人才

有人把佛教當作一種非常神秘的宗教,認為它與科學格格不入,但當人們盲目相信科學的權威時,其實也在不知不覺間,把科學變成了宗教。事實上,佛教不僅僅是一種宗教,藏傳佛教的寺院更是教育機構,承擔著傳承知識的責任。比如說,寺院一般會教授《時輪金剛》和工巧明,即天文學和建築學。藏地的桑耶寺、布達拉宮等諸多寺院,在上千年的歲月中承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建造技術,而這些傳承都是在寺院中完成的。此外,寺院裡面還教授因明學,即邏輯辯論。去過藏地寺院的人可能都見過辯論的場面。當人與人之間有疑問、不解時,就可以通過辯論來理清楚,這傳承自一種非常特殊的印度學派。現在的博士生答辯恐怕都達不到藏傳佛教辯論的激烈程度,這也是藏地寺院生活中非常精彩的一幕。

很多人對寺院的刻板印象就是菩薩像、老和尚和香客。但這並不是一所完備的藏傳佛教寺院該有的樣子。一所完備的寺院更像是一所研究院,裡面的人研究天文、地理、建築,包括臨終關懷等等。他們不僅關注今生的生活,還關心死後的去向。不論是誰,只要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痛苦、疑惑,都可以到寺院里向大師求教,因為他們不僅精通佛教教義,而且還對人文、歷史等世間學問很有見地。他們這種無與倫比的智慧,可以幫你答疑解惑,引導人生的方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藏傳佛教寺院都這樣完備,但大多數都在培養綜合性人才,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燒香拜佛的場所。

大家可以有意識地去了解一下,看看藏傳佛教的出家人究竟在學些什麼。此外,他們並不是三四年就能從寺院畢業,很多人都要學習一二十年,甚至終生。所以,從某些角度來講,藏傳佛教出家人和世間大學生在學習的深度、廣度等方面有一些差別。

我認為,為了生活或者某一項工作能有所突破,科學家可以把研究重心局限在單一的主題上,但綜合性的研究更重要。這就像一個人在開車,如果他只懂修輪胎,那一旦其他零件出現故障,他就會束手無策,非常痛苦。因此,藏傳佛教非常重視培養綜合性人才。

被忽視的重要的學科——心智科學

現在台灣、香港還有美國等地,有很多人把心靈的科學叫做「心智科學」。台灣的陳宇廷在一本書里把「心智科學」稱作「覺性科學」,大致也是一個意思。現在學校所傳授的知識主要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但這並不能完全滿足我們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煩惱和疑惑都需要心智科學解決。總而言之,這樣的知識對我們非常重要。

我衷心希望科學家們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既研究外在的物質,同時也關注外界與內心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因緣,僅僅研究一粒微塵或一個細胞,最終得到的結果不會很究竟。因此,大家很有必要了解緣起觀,了解佛教如何解釋這個世界,了解當前的科學又如何解釋這個世界。如果能將這之間的關係弄清楚,那你在研究中的思考會更有深度、更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的精彩文章:

TAG:索達吉堪布教言彙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