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嫁女兒 擇賢婿還是索重禮?

嫁女兒 擇賢婿還是索重禮?

文/唐東輝

彩禮,即「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當中的第四禮「納徵」,在締結婚姻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婚姻成立的重要標誌,表徵著訂婚的完成。

婚姻是人生大喜事,正如《禮記》所說的:「昏(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但隨著彩禮價格的一路飆升,婚姻的味兒似乎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給人一種錢人交易的感覺。

據有關網站的數據,2018年全國彩禮最高的地方是上海,12萬(以上)加一套房子,價值逾百萬,其次是京津地區,8萬(以上)加一套房子,價值也逾百萬,再次是東北,88000加上改口費、三金和房子的首付,價值在50萬左右。

高昂的彩禮費儼然成為男方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有不少年輕戀人就是因為高價的彩禮而分手;有的父母為了能讓兒子完婚,不得不高築債台;新聞中甚至報道,有的父母被彩禮逼得走投無路,一時想不開,竟尋了短見的悲劇。

個中原委,固然有經濟發展、物價上漲的客觀因素,但也有女方父母強烈的主觀因素。

有的父母講回報,認為自己含辛茹苦把女兒拉扯大,現在要出嫁了,多要一點彩禮無可厚非;有的父母愛攀比,某某某嫁女兒彩禮多少,我家嫁女兒彩禮要比他們更多,少了一分心理就不平衡。

有的父母愛面子,結婚要請多少桌,煙要名牌,酒要名牌,糖也要名牌;更有甚者,在一些經濟落後的農村地區,把嫁女兒當作一種提高收入、發家致富的手段,等等。

在彩禮不斷飆升的今天,為人父母者是否需要反省這樣一個問題:嫁女兒到底是為了選擇一位好女婿,為女兒找一個好歸宿?還是為了索取眾多的彩禮,滿足自己的私心?

對這個問題,孔子擇婿以及為侄女擇偶的故事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論語·公冶長》記載:「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長是孔子的弟子,他因何入獄,我們已不得而知,但孔子認為,這並不是他的罪過,並且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孔子為什麼會把女兒嫁給一位坐過牢的弟子呢?這說明公冶長定然是一位有仁德的人。

《論語·先進》還記載了孔子為侄女擇偶的故事:「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南宮适(kuò),白圭是一種珍貴而晶瑩的玉器。南容所詠白圭,典出《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說,白色的玉石上有了污點,尚且可以磨掉;言語中的錯誤,卻無法收回。

因此,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南容反覆吟誦「白圭」這首詩,可見他是一位謹言慎行的人。正因如此,他才能「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論語·公冶長》)。孔子正是看中了南容的德行,才把侄女嫁給了他。

可以看出,無論是擇婿還是為侄女擇偶,孔子重視的都是對方的德行。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朱子治家格言》),嫁女兒要選擇賢良而有德行的女婿,而不是為了索取厚重的聘禮,不能本末倒置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王陽明: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如果家不再是家 我們「何以為家」?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