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滅亡數千大臣以死殉節,有的拖家帶口自盡,有的臨死大罵叛徒

明朝滅亡數千大臣以死殉節,有的拖家帶口自盡,有的臨死大罵叛徒

眾人皆說,別朝亡於外患,而大明亡於自身,這話說的有些道理,因為自大明滅亡之時它仍是強悍的,只可惜內部問題重重,最後只能走向崩潰。

闖王率軍入京之後,明朝崇禎皇帝不願逃跑,自縊在煤山的歪脖樹上,大明基本到此終結。不過闖王沒享幾天福就又被清軍攆走,大明的江山終成了大清的江山。

對於崇禎皇帝,後人爭議頗多,一部分人認為崇禎是個兢兢業業的好皇帝,只是時運不濟接了爛攤子,最後死守國門也算是鐵骨錚錚。但另有一部分人認為,大明滅亡與崇禎脫不了干係,就是因為他能力不行,才導致國破家亡,所以他算不得好皇帝。

誠然,大明的滅亡崇禎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也有很多外因。譬如那些只會搬弄是非的士族大臣們,也是害慘大明的罪魁。

崇禎死後,不少大臣在面對闖王和清軍時,都有變節投敵的行為,就連一些皇親國戚為了活命,也舔顏向敵人求活。尤其是清軍入南京城時,當地官員不僅帶著厚禮前來慰問表忠心,甚至還冒雨跪在大道兩旁迎接清軍入城,簡直把大明人的臉面丟盡了。

難道大明就沒有脊樑不彎的大臣嗎?當然不是,大明滅亡時也有很多朝臣拖家帶口以死殉節,人數多達數千。

譬如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就是一個不屈不撓的明臣。李自成入京之時,他正鎮守著正陽門,很多守將見李自成大軍奔來,都紛紛棄城而逃,甚至有一些直接大開城門投降,但孟兆祥始終一力死扛。

在正陽門被攻破之時,孟兆祥揮劍自殺以身殉國,他的妻子聽聞消息也緊隨而去,而他的兒子兒媳在為他們夫妻二人收屍後,也沒有苟活降敵,紛紛自殺。

同樣頗具氣節的,還有鎮守安定門的兵部右侍郎王家彥。雖然身邊同僚多有變節,可他始終率兵阻攔闖王大軍,最後也於城破之時自盡。

清軍入城時,也有一些誓死不降的明臣,譬如禮部主事黃端伯。面對滿清親王多鐸的威逼,黃端伯死活不降,也拒絕向其下跪,哪怕多鐸拿刀指著頭也凜然不懼。在臨死前他大罵變節的大臣,令多鐸大為感慨,稱讚他是硬漢。

所以說,在大明滅亡的時候,雖有變節者但也有守節者,那些寧死不彎腰的大臣,值得我們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陸小曼前夫實在太傻,竟放心將妻子托好友照顧,害得自己痛失所愛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