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演講者:林凡 脈脈創始人兼CEO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能夠站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於創新的認知合理解。

我認為創新本身是很大的詞,這個詞,每一個不一樣的認知和理解,大部分人認為創新是拍腦袋突然間有一個靈感就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我自己在互聯網領域前後將近20年的時間,我自己有一個很深刻的體感:創新不是這樣的過程。

創新是什麼樣的過程?很多道理大家都聽過,有人講要這麼去做創新,也有人講要按照另一種方式去創新。我今天花一點點時間,拿脈脈自己的例子跟大家講講,在創新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認知和思考,作為一個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分享創新之前,也要跟大家說一下,我們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面,我們取得了一些大的成績,到今天我們有8千萬的註冊用戶量,用戶量在今天的互聯網的時代,大家覺得這個數字不是很大,如果站在中國白領的數字上面來講,這是非常巨大的數字。因為中國的一二線白領加起來也就是2億人的樣子。而且你要讓這些白領去在一個平台上面留下自己真實的資料和信息,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情。

我們認為這樣的過程通過過去幾年時間做到這樣的階段,是不是我們覺得就夠了呢?我們自己覺得還有非常大的空間走。先不說能不能達成現在白領最高的覆蓋率到80%到90%,就說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裡面,中國白領的數量也會持續的增加。這個是中產階級的崛起在中國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那麼,剛才說到職場社交是慢生意,慢的事情如何讓它變得更快一點。這個是我們在未來需要去做創新,或者我們在現在需要做創新的一個非常強的動力。創新首先是來自於洞察,需要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事情,我們看到別人沒有注意到的一些事情,我們有一個洞察是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願意公開自己的職業信息了。我們有一個數據,2013年底剛剛推出來脈脈的時候,上線大概只有10%的用戶願意把自己的公司和職位寫出來,而且這10%的用戶,絕大部分都是銷售、商務、HR,這樣的一些要跟別人打交道的這些人。到了2017年、2018年的時候,用戶的比例就已經提升到了70—75%左右,這時候大部分在公司內部做工作的一些人,比如程序員、銀行櫃員、投資分析師等等很多各行各業的人,他們都會願意把自己的職業信息公開出來。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洞察。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我們還看到了另外一個洞察,在脈脈上面的用戶的需求除了找人以外,因為剛才說前面的銷售找客戶,HR找人才,或者說商務找合作,CEO之間的行業交流,這些找人的需求非常旺盛之外,還有很多的需求開始旺盛起來。比如大家對自己職業技能的成長需求,對於職級發展的需求等等。我們做了一個分析,脈脈上面有三個很流行的主題或者是話題,找工作,我不想換工作,我就想職業上面有更進一步,我想當主管想當經理,想當總監,想有更高的薪水,或者有一些人前面兩個根本不提,想明天上台做一次演講,怎麼樣講得更好。明天要去拜訪客戶了,如何能夠搞定這個客戶。有很多實際上的工作的困難,就會拋在社區裡面,大家會有很多的討論和交流在那邊。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都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大家是來解決需求,很多社交的場景,跟職場社交是不一樣的,很多社交的場景我來閑逛的,但是對於脈脈這樣的職場社交來講,大家都是奔著需求來的,大家都是來解決需求的。我們肯定思考:我們做一款什麼樣的產品能夠把需求解決更有效?以前大家解決需求,直接在脈脈上面搜索、找人,聯繫對方,然後私聊。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怎麼樣能夠設計更好的產品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們發現:需求是分層的。剛才我講的那些典型的需求中間,有一類需求特別宏觀,特別虛無縹渺,比如我要找一份好工作,或者說我要從今年的1萬的月薪加到明年的2萬的月薪。你說需求很具體,但是很宏觀,因為它不能直接轉換成為一個具體的行為,有一些需求非常具體,比如說文檔怎麼寫,演講怎麼去做,客戶該怎麼去拜訪,這是非常具體的需求。職場上面各種需求,從特別宏觀到特別微觀都有,怎麼辦?

我們覺得應該要把需求層級結構進行梳理,很多時候不同需求比如升職加薪這個需求,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專業技能,軟的溝通技能,讓大家認可你,升職加薪,就算軟實力偌一些,我硬實力擺在那兒,也有可能加薪,我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不是為了拉關係,而是為了更好的協同工作,因為你有協同的工作,成績就會出得更快一些,不是單純靠個人的能力等等。這個需求再往下一層,專業技能、通用技能,再往下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技能,作為一個程序員職業生長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注意的方面,跟作為一個投資經理或者是作為地產的建築商的管理者,是一樣的。所以要把需求層次結構幫用戶梳理清楚。這樣就夠了嗎?好像不太夠。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需求,那麼多行業,那麼多問題,是不是真的能夠都梳理特別清晰呢?肯定是不夠的。那麼,我們又開始思考,以前我們面對這麼複雜的需求,我們的解決方案到底是什麼,線上有產品之前,線下肯定有方式方法,以前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通常的情況做什麼,還是找人去拜訪、請教,拉著特別好的同學、同事,外面打交道的時候認識到了一些人生導師、職業導師,你會把你的困惑,把你的問題,擺在他面前,也就是說我現在特別愁苦,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不了,能不能幫我解決,我們就會有另外一個洞察,需求擺在那個地方以外,還會有能夠幫你解決需求的人,你不是坐在那邊想破腦袋自己能夠完全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極其大量的問題都是需要靠人來解決的。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如果把它變成一個線下的產品?怎麼靠人去解決?以前的直觀感覺,在脈脈也有一波人直接上來搜索,可能能夠解決我問題的人,比如我是程序員,入門三年,老闆給我不知的架構特別難設計,特別沒有把握,打開脈脈搜索,找了一個百度的工作5年、8年的程序員,發一個好友申請,前輩我想跟你學習一下,我跟你也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我們向師兄請教一下,一般來講,大家會通過,聊幾句認識一下,線下約一個咖啡一起喝喝,這個問題就請教了。但是這個效率還是有點低。大家注意到我剛才舉的例子嗎?前輩,我跟你是一個學校畢業的,一起來聊一聊。職場上面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不是人,是人背後代表的組織。那麼我們的前同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校友,甚至我們的一些同鄉、行業的群體,都是一些組織,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跟這個組織裡面的這些人打交道,他會比我們直接跟一個陌生人打交道要容易很多。在這條路上面我們繼續思考,既然職場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然後這些需求很多在線下通常都是通過跟人和人之間的交流請教或者說探討來完成的。那麼我們如何能夠通過一個更好的產品的形態去解決這樣的問題呢?

我們給了一個答案:Cube,它代表立方體的意思。我們認為一個需求進來以後,經過這個Cube,我們就能夠完成一個具體該做什麼事情,該怎麼去解決問題的行動,Cube是由需求的層級網路和一個組織的層級網路構成的。在不同的層級下需要的組織能量也不一樣。說到程序員,他要解決問題的時候,我通過一些同事的網路就可以去解決這個問題。但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去招人,不能通過同事網路解決問題,可能要通過前同事的網路解決問題。我們經常在各種前同事的網路、通過校友的方式在學校的群裡面說,我們要找什麼樣的人,大家有沒有興趣一起來干。你會發現,需求不一樣的時候,背後需要的組織是不一樣的。你需要的那群人是不一樣的。我們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產品,在這個層次上面去解決它。但今天要賣一個關子,因為產品還沒有發布,需要2個月以後,大家可以期待一下,看看職場上面各種各樣不同的需求,是怎麼在脈脈上面通過各種各樣的不同的人和組織去完成的。

剛才講這個故事很簡單,用10分鐘的時間跟大家講了我們創新的路徑,但是實際上在過去的3個月的時間裡面,我們是在反覆的迭代,有這麼龐大的一個用戶群體和規模,如何再上一個台階,我們需要不一樣的東西,需要創新。我們的創新從很多細節的洞察開始,對於每一個洞察,我們想怎麼能夠更好的解決這個事,然後在這個事情的基礎上,我們又洞察到了什麼,我們在解決什麼事情,一步一步串在一起。有人有需求,需求有分層,需要靠組織解決。組織也有分層的結構,這一系列的需求結合在一起,我們大概知道了這麼去解決它,具體怎麼解決這個需求上面,有大量的產品交互的設計引入進來。我們相通這個過程的時候,順便把整個的品牌的這件事情也想明白了,去年的時候,我們提出來我們要成就職業夢想,這是我們希望幫助中國的每一個白領去做到的一件事情。我們在想,我們怎麼幫助中國的每一個白領做到這個事情呢?我們希望幫助他們解決兩個脈絡的問題,一個是人脈的問題,每一個人能加入組織,不是很多。你工作過幾家公司,上過幾個不同的學校,這都是你的組織,然後你可能有一些行業的群體,也是你的組織,也就那麼多組織了。這些組織基本上能夠解決我們在職場上面80%—90%的各種疑難雜症。人脈這個脈絡特別重要,職脈也很重要,很多職場人面臨的需求和問題沒有概念,問題上一層和下一層是什麼,越往上我們越清楚宏觀目標是什麼,越往下我們應該採取的行動是什麼。職場就是兩個脈,一個是人脈,一個是職脈,人脈幫助你說清楚職業的網路,職脈幫助你說清楚職業發展的路線。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在這幾個月迭代過程中間,我們把所有的事情集中在一起,不僅完成了產品的創新和對產品定位的表述,也終於把脈脈兩個字串起來了:人脈和職脈。用戶終於不會說是脈脈含情的脈脈了,我們也實現了在品牌上面的創新。

創新是一個思考的過程,不要想著創新是一個拍腦袋的瞬間行為,不是靈光一現,是由無數次靈光一現構成有價值的事情。

當代職場人應該如何構建創新者思維?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個過程,希望對大家在未來的創新中能夠有幫助,也希望大家對於2個月以後,我們發布的脈脈新產品的形態,能夠有一個期待。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品玩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從信任機制到價值創造
ARM發布全新架構CPU、GPU及AI內核

TAG:PingWest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