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米香型:廣西桂林三花酒生產工藝

米香型:廣西桂林三花酒生產工藝

米香型酒以廣西桂林三花酒為代表。其風味質量要求是「蜜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凈,口味怡暢」。香氣成分以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含量最多,前者又多於後者,並含有較多量的高級醇和β—苯乙醇。其釀酒工藝特點以大米為原料,小曲固態堆積先行培菌糖化後,加水進行半固態發酵,蒸餾。

一、三花酒生產工藝

三花酒得名是:沿用搖動酒液方法,觀察起泡的多少及持泡時間長短來鑒定其質量。起泡多、香花(泡)細、堆花久稱為三花,或視起泡有大、中、小三層為三花。三花酒採用灕江上游水為釀造水,使用陶缸培菌糖化後,再發酵5~7天,然後蒸酒。原酒儲藏於象鼻山岩洞中。

(1)浸米、蒸米:大米浸泡20分鐘後,用清水淋洗乾淨並瀝干。

大米入甑,待圓汽後再常壓下初蒸15~20分鐘。然後第一次潑入為大米量約60%的熱水,並上下翻倒幾次,上蓋待圓汽後再蒸15~20分鐘,再進行第二次潑水,水量為大米的40%左右,翻勻、加蓋圓汽後再蒸20分鐘。要求飯粒熟而不黏,粳質米要求攤涼後的出飯率為215%~240%,飯粒含水量為60%~63%。

(2)揚冷、拌曲:將米飯打散、揚冷後,即可拌曲。

(3)入缸固態培菌糖化:每缸投入米飯量摺合大米為30~40市斤,飯層厚度為10~13cm,夏薄冬厚。在飯層中央挖一個呈喇叭形的穴,以利於通氣及平衡品溫。待品溫下降至32~42度時,用簸箕蓋好,並根據氣溫做好保溫或降溫工作。

通常在入缸後,夏天為5~8小時,冬天為10~12小時,品溫開始上升。夏天經16~20小時,品溫升至38~42度,冬天需要24~26小時才升至34~37度。這時可聞到香味,飯層高度下降,並有糖化液體流入穴內。糖化率達70%~80%,這時應立即加水。如果過早加水,則由於酶系形成不充分,會影響出酒率。如果延長培菌糖化時間,則出酒率也較低,且成品酒酸度過高而風味差。

(4)半固態發酵:培菌糖化後,根據室溫、品溫及水溫,加入為原料量120%~125%的凈水,使品溫為34~37度。正常情況下,加水拌勻後的酒醅,其糖分為9%~10%,總酸不超過0.7,酒精體積分數為2%~3%。然後,小缸轉入大醅缸,用塑料薄膜封口,並做好保溫或降溫工作。發酵期為5~7天。成熟醅的酒精體積分數為11%~12%,總酸為0.8~1.2,殘糖在0.5%以下。

(5)蒸餾:成熟酒醅轉入蒸餾鍋或蒸餾釜,再加入上一鍋的酒頭和酒尾。上蓋,封好鍋邊,連接過汽筒及冷卻器後,開始蒸餾。火力要均勻,以免焦醅或跑糟,影響品質。冷卻器上面的水溫不能超過55度。先摘除酒頭1~5市斤。如果酒頭呈黃色並有焦氣和雜味等現象時,應將酒頭接至合格為止。再接中酒,待混合酒精含量為58%時,接為酒尾。

感官指標:無色透明,口味佳美,醇厚,回甜。

(6) 存儲:合格原酒儲存於缸內,封好缸口後,存一年以上,再化驗,老酒勾兌後出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釀酒設備與技術 的精彩文章:

釀酒技術教學:選糧食五大定律!

TAG:釀酒設備與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