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後的倔強,溥儀退位此人卻不願放棄,險為溥儀打下半壁江山

清朝最後的倔強,溥儀退位此人卻不願放棄,險為溥儀打下半壁江山

辛亥革命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響應,但對愛新覺羅皇族來說,卻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來世代享有的那些政治、經濟特權被取消了,為這些特權提供組織保證的皇族制度、八旗制度也不復存在了,這些變化註定了一個特權階層的消失。1912年2月12日,愛新覺羅·溥儀正式走下龍椅,大清宣告亡國。

溥儀跌落神壇,因是皇族,所以退位後還安然地住在紫禁城裡,享受著北洋政府的供奉。其他在京城的貴族臣子們也沒了往日的威風,只能惶惶度日。然而在西面,卻還有一個人,帶著他的軍隊,還在為大清打著江山,收復著國土,誰知馬上就要拿下城池的時候,卻聽聞大清沒了。這個人就是清朝將領多羅特·升允,一個十足的保皇黨,一個對大清忠心耿耿的臣子。

升允是蒙古鑲黃旗人,先後歷任山西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江西巡撫、陝西布政使、陝西巡撫等高官。1905年他由從二品的陝西巡撫,升任正二品的陝甘總督,達到了官場生涯的頂峰。升允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公元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出任陝西巡撫期間,在西安創辦了陝西大學堂,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北大學的前身,對陝甘地區教育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升允為官剛烈正直,他認為貪污腐敗是造成清朝衰敗的主要原因,所以他不僅自身清廉,而且一旦被他發現有貪污腐敗的情況,立刻向清廷彈劾,從為官的角度看,升允確實是一位清官、好官。但是升允也極其固執,在大清滅亡前不久,他還在率軍攻打被革命軍佔領的西安。在他看來,這都是大清的領土,不能被任何人染指。

只是清帝退位的消息忽然傳入軍中,眼看就要拿下的陝西,升允的部隊軍心大亂,無奈被迫退軍,陝西又重新落入到了革命軍手中。升允不甘心,1913年年近花甲的他跑去求助蒙古王,走了半年才走到地方,可惜復國無果。後來他又孤身前往日本,想藉助日本的力量幫助自己實現願望,只能說多羅特·升允已經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日本人自然不會幫助他。

公元1931年7月23日,心力交瘁的升允在天津租界的家中猝然離世,終年73歲,遜帝溥儀贈謚曰文忠。這位中國最後的陝甘總督,為中興和復辟清朝而奔波半生,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確實令人感慨。不過他想的只是如何恢復清王朝的統治,升允為清王朝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但其所作所為於國家無益,於億萬百姓無益,這大概就是他沒能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的原因吧!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老師阿吖 的精彩文章:

日本翻譯一句口誤,讓日本遭受滅頂之災,60萬日本人灰飛煙滅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