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他把生命融進了這片土地——話劇《柳青》在滬上演

他把生命融進了這片土地——話劇《柳青》在滬上演

5月25日晚,話劇《柳青》在上海外高橋文化藝術中心進行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首場演出。

該劇講述了作家柳青為了創作反映農業合作化時期,廣大農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長篇小說《創業史》,毅然放棄大城市優渥的生活條件,並辭去縣委副書記職務,舉家搬遷到長安縣皇甫村,一住就是十四年的故事。

在這十四年里,他把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完全融進了皇甫村這片土地,把自己的命運與人民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

無論是《創業史》中的人物原型王三老漢、王家斌等,還是拜他為師的文學青年黃文海、革命戰爭年代的老同事韓健、說陝西快書的流浪藝人「快板王」等,都在他的影響下得到了精神的磨礪或升華。

柳青(圖中左一),原名劉蘊華,陝西省吳堡縣人,當代著名小說家。他早年從事革命活動,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奔赴延安。抗戰勝利後,任大連大眾書店主編。解放戰爭後期,又輾轉回陝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國青年報》編委、副刊主編。1952年任陝西省長安縣(今西安市長安區)縣委副書記,並在長安縣皇甫村落戶達14年。

藝術家、黨員幹部、農民,這三種身份在柳青的身上完美地結合了,他時刻把幹部、公民和藝術家巨大的詩情溶解在一起,時刻把自己的命運同人民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這份情懷和擔當,具有跨時代的特質,這既是文藝工作者需要代代傳承的使命,也是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忠誠解答。作為一個藝術家,他內心始終燃燒著對文學藝術的不滅火焰,涌動著激蕩澎湃的水流,在其生的文學活動中,即使創作巴掌大一片東西,他也儘力用他獨特的豐厚的、裝滿生活容量的藝術刻刀精心雕鏤。

話劇主人公柳青為了創作一部新作,用文學記錄中國的山鄉巨變,他脫去自己的西裝革履,生活在皇甫村14年,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農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強人組閣失敗,9月重新大選,誰在哭,誰在笑?
讓每個蛋白質都有「二維碼」,還能定製有「標籤」的細胞,我國科學家將主導該科學計劃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