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最強晶元誕生,突破美國技術壟斷,每年可節省千億

我國最強晶元誕生,突破美國技術壟斷,每年可節省千億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國的經濟、軍事、航天航空、交通等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研發出更多高科技產品,給人們的生活等方方面面帶來便利,解決更多軍事上的難題。

如今,我國也踏上了科技發展的快車道,航天航空事業的緊跟時代,通信5G的首個問世,第二艘航母的入水第三艘航母的提上日程,等等都體現了我國發展中的科技。

說到晶元大家一定不陌生,它被用在了各種電子產品中,是缺一不可的存在。相較於美國,我國的晶元發展是較落後的,但原本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上就比較薄弱,並不意味著我國一直都沒有進步,儘管我國一度斥巨資從國外進口晶元,但近年來我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過去半導體產業的轉移經過了兩次大規模的轉移,造福了很多國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向日本的轉移,使得東芝、富士通等企業迅速崛起,到了80年代,韓國又成了集成電路產業的主力軍,而如今我國也成了半導體產業的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域,上百上千的半導體製造公司應運而生。

這樣的發展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無到有,再到越來越多的公司參與到半導體研發的進程中,儘管面臨著美國的技術封鎖,大量核心技術被外國企業掌握,但我國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已經是今非昔比。先前我國在晶元進口上每年費用可達到2000億美元,這一費用都可造20艘航母。

漸漸的我國意識到晶元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它雖然很小,但卻是支撐整個機器運轉的核心,晶元本身並不是很貴,但因為西方國家故意搞技術封鎖,導致我國在晶元進口上花銷巨大。於是我國便開始著手新的研發,經過多年的努力,新型晶元終於問世。

55納米相變存儲晶元就是我國研製的成果,其耐用性根本不亞於美國,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掌握該技術,而且這一技術在未來的30年里都不會過時,其存儲技術是第四代存儲技術,是非常先進的。面對晶元的研製成功,接下來就是對其進行量產,畢竟我國對於晶元的需求非常龐大。這樣我國就可以不用依賴別國,省下的錢還可以建造航母,何樂而不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參謀 的精彩文章:

僅起落架有32個輪子!俄專家表示:冷戰怪物或將在我國復活
土耳其當時絞盡腦汁刁難我國,如今又是怎樣一般境遇?

TAG:老參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