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國首例室內公共場所控煙案立案,如何量化健康損害成難題

全國首例室內公共場所控煙案立案,如何量化健康損害成難題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但就目前全國的情況來看,公共場所控煙仍是難題。

2019年5月15日,中國綠髮會提起的全國首例室內公共場所控煙環境公益訴訟在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5月31日,綠髮會組織環保、煙草、法律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對該案進行討論。

界面新聞獲得的起訴書顯示,2018年年初至今,有家長反映,河北燕郊一家兒童主題的商場內,有多處母嬰室與吸煙室相鄰,導致吸煙室外未成年人和孕婦受到健康損害。經綠髮會調查,該商場管理者在全國有18家類似商場。

綠髮會提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承擔該案產生的所有費用等六項訴求,其中要求該商場立即拆除其在中國境內的所有商場內吸煙室和吸煙室指示標識,並賠償商場環境受到損害至恢復原狀期間服務功能損失。

據中國控煙協會數據,全國現有3.6億吸煙者,每年有100萬人因煙草相關疾病失去生命,7.4億人每天飽受二手煙危害,約10萬人死於長期二手煙暴露。

公開資料顯示,室內吸煙將會導致室內空氣污染指數(PM2.5)翻倍,PM2.5少則多達幾百,多則甚至過千,使室內空氣質量嚴重污染。

綠髮會副秘書長馬勇表示該案有兩個突破點,第一,該案受理突破了對環境和環境污染的概念界定,即將室內環境也列為環境保護法規定的範圍;第二,將吸煙導致的損害納入社會公共利益範圍。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曹明德表示,目前北京等20個實施全面禁煙的城市中,在公共場所出入口等「灰色地帶」吸煙的人群仍不少見,而這些人流密集處產生的煙霧不可避免地對公眾健康造成損害。他表示,這起個案有望推動室內禁煙取得新進展。

針對綠髮會提出的6項訴訟請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莫於川認為,要求商場內吸煙室和吸煙室指示標識未拆除前停止經營,被興建的商場不得設置吸煙室和吸煙室相關指示標識等訴求「比較容易解決」。

但包括莫於川在內的多位環保人士表示,商場環境受到的損害、煙霧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卻難以衡量。

一位體制內環境專家表示,公眾對「吸煙有害健康」有較高的認知度,但對途徑吸煙室的母嬰、行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健康損害,目前並未有研究機構能夠證實。

曹明德指出,如何量化健康損害是一項「技術活兒」,「如果說評估一盒煙對空氣污染和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夠,就需要將損害得換算成經濟損失,比如統計該商場吸煙室總計消耗了多少支煙,而這存在舉證上的難度。」

公共場所全面禁煙,是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

2003年,中國簽訂並加入了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並於2006年正式生效,其中規定,中國應在公約生效五年之內通過立法手段,達到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全面無煙。2014年,國務院法制辦就《全國公共場所控煙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並於2016年討論修改。201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二審。中國控煙協會2018年11月在京就「草案二次審議稿」中的控煙內容向專家徵集意見,專家建議草案應在第85條中明確「全面控煙」的內容。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內的20多個城市,已出台公共場所禁煙地方性法規,然而,全國層面的立法仍然「難產」。

馬勇表示,「我們希望這起公益訴訟可以作為實踐樣板,推動全國範圍控煙法律的出台,並將室內環境明確納入《環境保護法》的相關法律中。」

莫於川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指出,由於該案系國內首例,缺少參考經驗,但可以借鑒臨近省市北京、天津的制度。北京義派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恩澤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下,河北也應參考北京和天津的模式,探索無煙模式。

參與討論的一位人大代表表示,控煙立法從社會治理角度值得嘗試,「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出台相關法律,其餘每一個二線城市、地級市也應設置地方條例。」同時她指出,儘管未有全國性控煙法律出台,但個人應提升自我保護及公眾健康意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寶貝的早餐》:媽媽的創意早餐寶典,寶貝的美味童趣畫卷
YY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Q1總營收47.806億元,同比增長47.1%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