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里耶秦簡

現今社會大眾對個人身高的要求越來越高,除去後天因素,全國大致是「北高南低」的局面,殊不知自古以來我國居民的身高就是如此格局,這與自然地理環境及遺傳因素有極大的關係。秦漢三國時期的簡牘文獻中記有大量身高,且在傳世文獻中也不乏對人物的身高記載。「身高」在文獻中的出現常常還伴有「年齡」,在一定年齡階段人的身高都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一、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

傳世文獻中對於古人身高也多有記錄,依據《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中的個人具體身高信息,整理出秦漢三國時期傳世文獻中的身高統計。前四史中的女性身高僅有3例,均出自《後漢書》卷10《皇后紀》,分別為東漢明帝的馬皇后,身高七尺二寸,扶風茂陵人。東漢和帝的皇后鄧綏,身高七尺二寸,南陽新野人。東漢靈帝的何皇后,身高七尺一寸,河南宛人,其餘均為男性,有準確身高的男子48人。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秦漢三國男性身高表

此外還有身高不能完全確定的案例,如「蒼父長不滿五尺,蒼長八尺余,蒼子復長八尺,及孫類長六尺余。」;再如「馮琴、朱然身高不足七尺,兄弟形皆偉壯,唯(馮)勤祖父偃,長不滿七尺」「(朱)然長不盈七尺」,另有8人的身高在書中記載為八尺余,分別為王商、張蒼、朱雲、劉表、許褚、車千秋、陳遵及馬騰。兩類共計60人,其中身高不足七尺的有4人,身高超過七尺但不足八尺的有11人。身高超過八尺但不足九尺的有41人。身高超過九尺的有4人。由此可看,傳世文獻反映的當時男子的身高主要在八尺與九尺之間

傳世文獻中除了大量具體到個人的身高以外,還有不少泛泛而談的「身高」信息。其中有四例可將身高與大致年齡對應起來。《周禮·地官司徒》:


「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賈公彥疏:「雲『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者,『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雲『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雲『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者,『六尺』謂年十五。」

《漢書·賈誼傳》:五尺以上,不輕得息。如淳曰:五尺,謂小兒也;《漢書·賈誼傳》:可以寄六尺之孤。應劭曰:六尺之孤,未能自立者也;《後漢書·明帝紀》:東平王蒼寬博有謀;並可以受六尺之託。李賢注曰:六尺謂年十五已下。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男性身高籍貫表

以上四條例證可說明古代有以身高來表示年齡的傳統,「六尺」對應15歲,「七尺」對應20歲,六尺以下還未成年因而不能自立,身高五尺以下還是兒童,不具有勞動能力,也印證了《睡虎地秦簡·倉律》中「高五尺二寸,皆作之」,身高在五尺二寸以上的人需要參加勞動。《論衡》中也常以「七尺」來代指成年男子,《潛夫論·卜論》則以「八尺」代指成年男子。這些傳世文獻以「七尺」或「八尺」來代指成年男性,應該說明在身高在七尺與八尺之間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具有普遍性。

除了各種文獻資料中對於古人身高的記載之外,考古挖掘的材料也可以為我們了解古人身高提供更加直觀的信息。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辛追,死於公元前186年,時年50歲,生前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身長為154cm,約為六尺七寸,體重34.3公斤;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出土的男骸身長167.8cm,約為七尺三寸,體重52.5公斤,死亡年齡在60歲左右;江蘇連雲港漢墓出土的女骸身高158cm,約為六尺八寸,體重25.5公斤,死亡年齡大概為55歲,隨女骸一同出土的龜紐銅印說明了該名女子姓凌名惠平。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秦漢三國時期男性身高表

另外一些墓葬出土了古人骸骨,通過測量也可以大致得知其生前身高。如在太原尖草坪漢墓中發掘的一具男性身長為210cm,約為九尺一寸,年齡大概為40—50歲;同樣是在山西,渾源西漢墓發現一例已經朽爛的男性骨骼,身長184cm,約為八尺,死者身份為西漢中期的武職官吏;山西朔縣漢墓是一座夫婦合葬墓,男子骨灰長約175cm,約為七尺六寸女子骨灰長約165cm,約為七尺一寸。出土的印章表明男子姓王名柱,字子孺,是當地的顯宦大姓;

河北涿鹿的一座東漢貴族墓葬中發掘1例男屍遺骨,身長175cm,約為七尺六寸河北沙河漢墓中發現一具女性遺骨,身長170cm,約為七尺四寸,年齡大概為27歲,出身於地方豪強或官吏家庭。出土的骸骨材料來看,與簡牘文獻反映的情況也大致相同。成年男子身高均在七尺以上,成年女性普遍看來,略高於簡牘文獻中的女性,有兩名女性身高超過七尺,與傳世文獻中出現的三位皇后身高相近,符合這兩位女墓主出身貴族,生活水平較高的情況。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睡虎地秦簡

二、秦漢三國時期身高的地域差異

身高隨緯度變化十分明顯,生活在高緯度的北歐人遠遠高於生活在赤道熱帶地區的居民,具體到我國來看也應基本符合這一規律。在傳世文獻中出現大量南方人身高遠遠高於北方人身高的情況,這並不符合身高由高緯地區居向低緯地區遞減的普遍規律。回歸到簡牘文獻,《里耶秦簡》中有4例成年男性,其平均身高為168.63cm,高於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不免讓人生疑。

依照對於身高受地理氣候影響所應產生的地帶性特點來看,古代黃河流域的居民應高於江南地區的居民才對,為何在此會出現這種情況。這與移民有很大關係,秦在每攻佔一地後就會向該地移民。關於此移民傳統可向前追溯到:


「秦惠王八年(前330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將而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居延漢簡

樗里子攻下曲沃之後驅趕原有居民,但總不能將一座沒有人煙的空城擴入秦國版圖,勢必會從秦國移民至此。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秦在得到河東的安邑之後再次驅趕原有居民,而是將秦國原有居民遷至此地並賜爵,還赦免有罪之人遷至此地。

由此可看,秦國的擴張之路必然伴隨著移民。里耶位於酉水河畔,戰國末年是楚國的黔中地區也是楚國的西大門,是秦國由巴蜀入楚的必經之路。


「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楚王走。……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三十一年……楚人反我江南。」

秦在進攻楚國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原有居民不服反叛,也往往採取移民的措施,向南陽、鄢、鄧等地移民。同理里耶所在的黔中作為秦楚爭霸的最前沿,秦楚兩國在此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秦軍攻下黔中設郡,自然會由秦地向此移民。因此這些身高高於土著居民的「里耶人」,應是來自北方秦地的移民,因此才會出現與北方人身高相近的情況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肩水金關漢簡

簡牘所涉及地區緯度大致從高到低排列,河西地區緯度最高,隴東、冀南、晉東南、齊郡次之,下來是晉西南、魯西南,關中與河南諸郡緯度再低一些,緯度最低的就是里耶與長沙了。北方六省的身高也基本是按緯度關係順勢而下,甘肅、河北緯度最高,身高也最高,分別為170.28cm和170.26cm。山東次之,其男性身高為169.29cm。陝西、山西緯度再低一點,身高分別為167.31cm、167.09cm,河南在北方六省中緯度最低,其平均身高也最低,為166.92cm。雖然里耶與長沙的原著居民身高多少我們無從而知,但是由考古材料及現代人類學研究來看,他們還是低於北方的。

各地氣候特徵也基本是由緯度位置與海陸位置決定,隴東地區位於黃土高原西緣,氣候不及河西乾冷,但也是涼爽乾燥,日照充足,這些原因都促成了甘肅人身高較高。冀南地區處於平原之上,光照充足,僅次於河西地區,且雨熱同期,利於農耕。緯度與隴東地區相近,雖然年平均氣溫與年平均相對濕度高於隴東地區,但是該地區年日照時數高於隴東。加之冀南地區適於農耕,飲食供應較為充足豐富。而河西及隴東地處西北邊陲,自然條件惡劣,糧食很難自給仍需中原運糧過去。綜合以上原因,河北籍身高略高於甘肅籍身高

秦漢三國時期的身高數據與地域差異

張家山漢簡

河東、上黨地區,與魯西南、齊郡緯度相近,但山東籍身高高于山西籍,這幾處的年平均氣溫、年日照時數、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對濕度等數據相近,其中齊郡的年日照時數略高於其他三地。在此出現身高差異,猜測是同海陸位置有關,山東相比于山西來說更加靠東,接近大海,特別是齊郡靠近萊州灣。自古齊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且「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滷」河東一帶盛產池鹽,而齊地靠海,盛產海鹽,海鹽營養價值要高一些,且在齊地能吃到更多的海產品,人類可以由此攝入更加豐富的微量元素,有利於身高發育,因此山東籍身高高于山西籍。

關中地區與河南諸郡氣候條件相似,關中緯度更高一些,河南省南部降水更豐富一些,氣候也就更濕熱一些,乾燥涼爽的氣候更加有利於人長高,因此總降水較豐富的河南地區身高也就略低於關中地區。綜上分析,簡牘文獻所反映的身高情況與人類學研究的觀點一致,與傳世文獻相比,更加接近秦漢三國時期居民的真實身高。結合考古身高來看,我國秦漢三國時期身高呈現出「北高南低」的趨勢,在這一總趨勢下,相同緯度沿海地區居民的身高又要略高出內陸地區一些。

參考文獻:《居延漢簡》、《肩水金關漢簡》、《里耶秦簡(壹)》、《睡虎地秦簡》、《張家山漢簡》、《走馬樓吳簡》、《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