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靜靜的於都河,流淌著怎樣的初心?

靜靜的於都河,流淌著怎樣的初心?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蕎皮

中國共產黨,一個擁有近9000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不到百年間從一大時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然而回首革命征程,卻並不是一條坦途。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1949年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如同一大代表的不同命運,黨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犧牲、有背叛,也有半途之中的分道揚鑣。

不忘初心,說易行難。大浪淘沙,滌盪著每個人的初心。

一個人,一個政黨,開始時大都有美好的初心,但「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初心易得,堅守不易。一些人走著走著,把初心淡忘了、走丟了。黨在弱小的時候面對著這樣的問題,在今天依然要時刻警惕背離初心的危險。

(一)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西考察,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習近平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參觀,聽取有關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歷史情況介紹。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5月的於都河,碧水清波。20日下午,習近平江西之行的第一站,選在了這裡。

中國革命的歷程如同於都河一樣曲折蜿蜒,經歷過不止一次低潮,甚至瀕臨失敗的邊緣。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長征就是一次大危機。

於都河,是中央紅軍長征的起點。跨過於都河,前面是什麼?1934年的那個秋天,沒有人能夠明確回答。剛剛經歷了慘痛失敗和犧牲的紅軍,等待他們的也許是更加慘烈的犧牲。

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二師第四團團長的耿飈來到於都時,患上了嚴重的瘧疾。由於紅軍缺醫少葯,醫生擔心他長途轉戰吃不消,建議他留在當地群眾家中秘密養病。雖然不知道前方的終點在哪裡,等待自己的是勝利還是失敗,但病床上的耿飈回答得擲地有聲:「我是指揮員,我不能離隊!」

一帆風順時談初心,常常顯得無力。在逆境之中仍然堅守初心,方顯可貴。就這樣,身患重病的耿飈踏上了前途未卜的長征路。

在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於都河前3個月,一支6000餘人組成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奉命離開中央蘇區,擔負牽制調動國民黨軍的任務。這支隊伍中,有一個叫做粟裕的年輕人。

北上抗日先遣隊兵力薄弱,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很快失敗,只有粟裕帶著千餘人衝出包圍,撤入了崇山峻岭。他幾乎是孤軍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直到抗戰爆發接受整編時才率部下山。

這三年,粟裕率領的部隊過得像野人。一位老游擊隊員回憶下山時的情形說:「每個人都是一頭長髮,穿的衣服補丁加補丁,破上加破,身上滿是虱子。」粟裕無數次與死神擦肩,左臂殘疾,另一位負責人劉英負傷右手腕致殘,在給新兵講解游擊戰術時,粟裕說:「人們以為劉英和我是三頭六臂,其實我們兩個人加起來只有一雙完整的手。」

粟裕後來在回憶浙南3年游擊戰爭的文章中說:「浙南3年游擊戰爭的道路是艱難曲折的……但是,不管形勢怎樣險惡,鼓舞我們的強大精神力量始終是對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革命事業的堅強信念,相信我們的革命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總是要勝利的,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路漫漫,敵軍圍困萬千重。有人失望,有人退縮,這都不足為奇。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

正如習近平在於都時所說的那樣:「當年革命十分艱難,也可能不成功,但人們心中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就一定會前赴後繼,哪怕當時不成功,將來也必然成功!」

(二)

當年,8.6萬人的中央紅軍主力跨過於都河戰略轉移,國民黨在半個月後的11月初才知道。和紅軍一起隱藏這個「天大的秘密」的是30萬於都人民!

於都河上沒有橋,沿岸的百姓聽說紅軍要渡河,幾乎把家中所有的門板、木料,甚至連老人的壽材都捐獻出來架橋。在紅軍渡河前夕,於都老百姓夜以繼日趕出10萬多雙草鞋,送給紅軍戰士,期盼他們早日凱旋。周恩來曾動情地說:「於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

面對一支打了敗仗的隊伍,老百姓還能這樣傾其所有支持,這種不離不棄的力量怎能不叫人震撼?

從南湖一葉紅船起航,中國共產黨一路跨越無數大江大河,正是因為始終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才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和支持,汲取了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

1991年,市場經濟大潮方興未艾,一些脫離群眾的不正之風有所抬頭。當年那個渡過於都河的耿飈,發出了著名的「耿飈之問」:「今天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

如果再遇到危急關頭,人民群眾會不會像革命戰爭年代那樣捨生忘死來保護我們的黨員幹部?還會不會像在於都一樣,無論勝利還是失敗,始終信賴黨、支持黨,對共產黨人不離不棄?

贏得民心,要靠初心。《共產黨宣言》開天闢地地寫道:「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習近平也曾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2012年11月15日,剛剛履新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就說:「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私人利益」,是初心;對人民負責,是初心;為人民服務,是初心。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更是初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宣示,標定了共產黨人前行的方向。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這是31日上午,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習近平帶領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重溫入黨誓詞。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

回到出發的原點,並不是為了體味輝煌,而是去感受艱難、尋找初心,尋找力量的源泉。

(三)

失敗之時堅守初心不易,勝利之後保持初心更難。

習近平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

1934年,跨過於都河,中央紅軍開始了偉大的長征。那時的毛澤東失去了紅軍隊伍的指揮權,處在人生低谷。因為重病纏身,他是躺在擔架上過的河。

15年後,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革命勝利前夕,已經成為黨的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在華北的小村莊西柏坡再一次提到了長征。

「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面對來之不易的勝利,毛澤東以政治家的清醒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2013年7月,習近平在平山縣西柏坡九月會議舊址同縣鄉村幹部、老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13年7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不久,習近平來到了西柏坡。此時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一些黨員領導幹部的思想和行為逐步背離了初心,背離了入黨之初的承諾,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紙醉金迷中「魂飛魄散」,在糖衣炮彈下繳械投降。

西柏坡紀念館內,習近平在一塊展板前久久駐足。展板上面寫著:「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全會作出六條規定: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

時代的巨輪向前駛去,征程上充滿新的考驗,新的危險。

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

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時代的呼喚。

初夏時節,於都河水靜靜流淌。習近平動情地說:「這裡是中央蘇區,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我這次到贛南,就直奔於都來了。我來這裡也是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

新時代的長徵才剛剛開始。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要繼往開來,重整行裝再出發!」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我是海軍中工作「壓力」最大的人,這是我的名片
老兵不老,老兵永遠是榜樣!致敬老英雄張富清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