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前額剃髮,腦後垂辮的裝飾,給晚清外交人員帶來了什麼煩惱?

前額剃髮,腦後垂辮的裝飾,給晚清外交人員帶來了什麼煩惱?

長袍馬褂,頂戴花翎,前額剃髮,腦後蓄辮,這是清代的冠服制度。這種帶有明顯滿族傳統特色的服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不便,甚至還是人人追求的目標,因為一套體面的官服代表著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但是,到了晚清時期,當清廷官員走出國門,開始與世界各國發生廣泛外交關係的時候,這種服飾制度給人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尷尬,甚至是羞辱。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清代的服飾制度與世界禮儀發生了衝突。

1864年7月,葡萄牙與清廷就兩國條約交換進行磋商時,就發生過所謂的「服飾糾紛」。葡萄牙國使臣阿穆恩在照會中指責清廷大臣:中葡雙方已經商定換約之時,兩國官員皆穿公服。但是,第二天,葡萄牙使臣身著公服而至,而清大臣仍是便服,這引起了葡方的極大不滿,雖然這次服飾糾紛沒有引起外交爭端,但已預示清廷外交人員的服飾必須進行某種改變。

1866年春,清政府派遣斌椿率領數名同文館學生,隨英國人赫德赴歐洲各國考察。這是清政府官方派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第一個團隊。沒想到,他們剛一走出國門,便因服飾的怪異而陷入令人極為尷尬的境地。

當年7月17日,斌椿帶領的考察團剛到俄國聖彼得堡,當地的婦女看到這些學生時無不驚訝,還一度被認為是中國女郎,直呼「中國的美女子」,甚至還有不少俄國人上前詢問為何男人要留著辮子,結果場面搞得十分尷尬而狼狽。

無獨有偶,1871年,當中國的第一批幼童留學生到達美國後,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蒙受了同樣的羞辱。當地的美國人同樣因幼童身穿寬大長袍,留著辮子,將其誤認為是女子。每當這些幼童外出時,後面總會跟著一群人高叫:「中國女孩子!」使得他們感到無比尷尬。

這些出國的幼童,並不像其他清廷官員那樣長年受著傳統禮俗的束縛,更沒有種種仕途祿位的顧忌,因此很快產生了對傳統禮儀,首先是傳統服飾的叛逆行為。他們大膽提出要求,改穿美式服裝。

如果說清廷官員和留學生在服飾大多是出於文化的隔膜和誤會的話,那麼到了後來,清政府的外交人員、留學生,甚至是普通僑外華人,卻因傳統服飾而蒙受外國人的惡意嘲諷和羞辱。中國人在國外,常因男人前額剃髮,腦後垂辮而被辱罵為「半邊和尚」或「拖尾奴才」。

清廷一位駐歐洲使館參贊,因為皮膚白皙,又頗愛打扮,未留鬍鬚。一次,他去公廁,有人見他「面潔如玉,唇朱如櫻,烏辮垂垂,紗衫宛宛,疑為女子誤入男廁也,為之殷勤握手,攜入女子廁中。」

不料自女廁而出的一位外國婦女認出其為中國參贊,不禁失聲大笑,故意嘲諷說:你到底是真正的女人呢,還是貴國的宦官太監?我們歐洲的婦女長期爭取選舉權等政治權利而不可得,而「支那女子竟得為外交官,吾輩當開會歡迎矣」。該參贊自遭受此次羞辱後,「數日不敢入廁」到了使署後,趕緊留須,藉以表示自己是男身。

清政府所派出的外交人員蓄留髮辮,不但無端給他們帶來了以上種種窘困和恥辱,而且也給日常生活和外事公務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

1905年,清政府駐比利時公使楊兆鋆離任回國途中,恰遇出國考察政治的端方等人。有一次,在與人共同會餐時,楊兆鋆以髮辮有礙進食,一時有失檢點,將髮辮盤於頭頂之上,結果被人笑話。端方又不好明說,便問他:你是否剛從廁所回來,怎麼辮子盤於頭頂?這時楊兆鋆才恍然大悟,急忙除下。

還有一次,駐英公使郭嵩燾出席舉辦的茶會,一位外國婦女「忽覺有觸其頸者,覺其物鬆軟,奇癢不可耐,按之不得,四顧又無所見。再三察之,始知中國欽使之花翎左縈右擴拂也。」這樣的遭遇,同樣令郭嵩燾感到頗為尷尬和難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談一談古代官場的稱謂「泡沫」,再小的官也一定要往大里叫
清代百姓如何納稅交糧,官府又是按照什麼標準加以徵收的?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