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西一處亂墳崗,挖出100斤金餅,考古隊:小意思還有150噸

陝西一處亂墳崗,挖出100斤金餅,考古隊:小意思還有150噸

導讀:陝西省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這塊土地下面蘊含著太多的神奇,一位普通的村民一腳都能踢出上千年的文物,比如震驚天下的兵馬俑就是幾位農民打井發現的,隋朝的灞橋遺址是河中挖沙發現的,在陝西省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神奇發現。

十里鋪村位於西安市北郊,外表看上去它與關中平原上無數的小村莊並無區別,但在它不遠處的地下,埋著的卻是秦都咸陽和漢都長安的遺址。十里鋪村在秦漢時期算是首都的郊區,因此這裡殘留了大量的古代居民墓葬,行成了一片罕見的古代「亂墳崗」。

1999年,當地磚瓦廠在村外的一處斷崖下取土時,意外發現了兩座漢代的枯井,隨後有人在井下發現了金光燦燦的金餅,消息傳開之後,村民蜂擁而至將金餅哄搶一空。考古隊趕到現場之後,又在不遠處發現了第二個金餅窖藏,出土金餅107枚。

經過測量,考古人員發現這些金餅形狀、大小非常相似,每枚重量227.6克~254.4克。專家鑒定之後認為這些金餅的年代應該是漢代時期,根據史料記載,在漢武帝之前,黃金曾經是漢朝的主要貨幣之一,為了便於攜帶和交易,朝廷將黃金鑄造成大小相同的金餅,也叫餅金。十里鋪村出土的金餅重量按照漢朝的計量單位,一枚相當於一斤。

在發掘的過程中,一部分考古隊員深入十里鋪村中,不斷向村民宣傳文物保護法,並重點找到了幾十個當時參與哄搶金餅的群眾,告訴他們哄搶文物是犯罪的行為,希望他們主動上交手上的金餅,經過一番努力,考古隊員成功追繳回金餅112枚。

加上第二次出土的107枚,此次十里鋪村一共出土的金餅達到了219枚,總重量超過100斤,是迄今為止漢代金餅出土最多的一次。那麼,這批金餅的主人是誰?為什麼將它們埋在十里鋪村的地下呢?

通過查閱史料,專家認為這批金餅應該是在戰亂時期,為躲避某種危險倉促間埋下的,很可能與西漢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漢書》、《魏晉南北朝史》記載,西漢是一個多金的朝代,當年漢高祖劉邦在與項羽爭霸天下時就一次性拿出四萬斤黃金,成功的離間了范增和項羽的關係,結果取得楚漢之爭的勝利。之後經過幾代皇帝的不斷努力,漢朝的「黃金儲備」不斷增長,到了漢武帝時期黃金的總數量在百萬斤以上。如果按照《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中西漢一斤摺合今日的248克計算,西漢初年的黃金儲備高達248噸。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稱帝,改國號為「新」。為了平穩天下經濟,王莽下令進行了貨幣改革,他下旨禁止民間使用黃金,將黃金全部收歸國有,據史書記載,當時國庫中的黃金應該有70萬斤,摺合成現在重量大概在150噸左右。

可僅僅過了幾年,王莽就兵敗被殺,亂兵、民眾全部湧入都城長安進行哄搶,結果國庫中的70萬斤黃金也被搶一空。由於黃金一下子全部湧入民間,造成長安周邊黃金貶值,一斤黃金只能買五斤豆子,說明民間散失「金餅」確實較多。「三輔之地,黃金一斤,易豆五升。」

專家表示,當時正值戰亂,那些搶了黃金的士兵、百姓擔心事後被追查,於是就將大量的黃金埋在了長安周邊,打算風頭過了再去挖出來,結果很多人在之後的戰爭中戰死,使得這些黃金全部被埋在地下2000年之久。王莽新朝國庫中那150噸的黃金,也許就都埋在十里鋪村及周邊各地,等待著人們的發現。

參考文獻:《漢書》、《魏晉南北朝史》、《中國歷代度量衡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山東一小山村,埋著梁山孫二娘的寶藏,專家:放豬娃曾一夜暴富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