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南朝宋文學家,想青史留名卻被亂兵所殺,都因他總是站錯隊

他是南朝宋文學家,想青史留名卻被亂兵所殺,都因他總是站錯隊

生在魏晉南北朝這個講究門閥的時代,鮑照顯然沒有太好的運氣。他是上黨(今山西長治市)人,族不豪,家不貴。換了別人,早聽天由命了,鮑照偏不信邪—他有文才,找個好主子跟著混,或許就能逆襲成功。

鮑照的第一位主公是臨川王。臨川王是劉宋皇室,卻韜晦有術,他不重政績,重文學,率眾清客編寫《世說新語》,為一個時代立此存照。

鮑照快到而立之年,還沒混出名堂,一著急就到臨川王府毛遂自薦。王府庭院深深,主如風,士如花,春風就是沐不到鮑照這個路人甲。鮑照沒泄氣,仍帶著詩歌奔走,夢想著重整河山。

這慷慨悲涼的投名狀太高大上,臨川王若見了,肯定會給他排排坐,吃果果。只是這廂,草根鮑照想鹹魚翻身,那廂早惹得看客們噓聲四起。鮑照不怕,還從牙縫裡擠出了勵志金句:「大丈夫豈可……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端的是陳勝第二。

這一次,臨川王終於發現了文青鮑照。有臨川王罩著,鮑照的仕途開始水起風生,先當秣陵令,後當中書舍人。如果沒有意外,或許鮑照真能逆襲成功。可惜,臨川王不久病逝,讓鮑照的夢想泡了湯。

閑居一段日子,鮑照又一次出山,做始興王的侍郎。始興王是宋文帝次子,和大哥一起弒父,三個月後卻被三弟—後來的宋孝武帝一鍋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鮑照人微官輕,逃過一劫,信譽卻差了許多—主子弒君弒父,部下的人品看來也好不到哪兒。

幸好,宋孝武帝也是文人,愛吟風弄月,更愛當文壇老大。鮑照在側,功用多多,可切磋,可顯擺,因此,皇帝對他還不錯,先後任他為海虞令、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只是,跟宋孝武帝混和跟臨川王混的感覺大相徑庭:臨川王是伯樂,欣賞部下,鮑照盡可以高蹈自憐;宋孝武帝是「文霸」,文人相輕,鮑照不能搶風頭,文不遒,詞不麗,低調到塵埃里,人說「鮑郎才盡」,鮑照也只是無語。

之後,鮑照又輾轉地方,當過兩任縣令。世胄躡高位,庶族靠邊站,沒奈何,只好去做鎮守荊州的臨海王的前軍參軍兼掌書記。

可惜不久,宋孝武帝病死,太子即位,天天鬧騰,終於給了叔叔—後來的宋明帝以口實,丟了小命,成了「前廢帝」。廢帝的那一幫娃娃兄弟怎肯答應,再怎麼,皇位也輪不著叔叔來坐啊?兄弟們一哄而上,想把宋明帝拉下馬,臨海王也糊裡糊塗跟著起鬨。一群娃娃和江湖高手過招,結果可想而知—幾個月後,娃娃們便被消滅殆盡,鮑照也被亂兵所殺。

在這場群毆中,並沒有關於鮑照的過多記載:他官職太低,沒有話語權,而群毆對他也沒有壞處,權力重新洗牌,讓他有出頭之日也未可知?可惜,他苦等五年,等來的不是驚喜,而是滅亡。這不是他才具不夠,也不是他資歷淺,而是他運氣太差,總是站錯隊。始興王和臨海王均是有野心的泥菩薩,自身尚難保,遑論一介臣子?

撇開複雜的政治語境,鮑照自身也肯定問題多多:出身庶族的文青自視甚高,不安於現狀,被憤怒沖昏頭腦,想通過站隊上位,和野心勃勃的主子一拍即合。不過,既得利益者不會給他鹹魚翻身的機會,但文學能。進不了青史就進文學史,總有露臉的機會,這大概是鮑照所料想不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這位明朝官員上任後,地方上的貪官污吏聞風喪膽,紛紛解印而去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