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兩首意境深遠的南鄉子,體會東坡之曠達,稼軒之豪放

兩首意境深遠的南鄉子,體會東坡之曠達,稼軒之豪放

藝術作品貴在表達意境,偉大的作家不僅有卓越的天資、令人敬佩的人格,還要有廣博的學識。北宋的詞作意境上一般情況下要高於南宋的詞作,後人雖然喜歡學習南宋詞人的格律技巧,卻不太容易學到北宋作家對意境的良好把握。但南宋詞人辛棄疾卻是異乎尋常的唯一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不僅有性情、有境界,而且極富氣象,南宋唯有稼軒才能與北宋的東坡比肩。

東坡胸襟豁達,歷經磨難,依然隨遇而安,一曲水調歌頭,唱哭了多少遊子;一首赤壁懷古,又令無數人感懷往事。稼軒豪氣逼人,曾經金戈鐵馬,曾經挑燈看劍,心情好的時候,稻花香里說豐年、黃沙道里聽蛙聲;落寞惆悵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東坡心地磊落,儒釋道面面俱到、詩書畫樣樣精通;稼軒吞吐八荒,武能勇冠三軍、文可潑墨揮毫。下面精選兩首意境深遠的南鄉子,體會東坡之曠達,稼軒之豪放。

南鄉子·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

宋代:蘇軾

東武望餘杭,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此詞是蘇軾唱和楊繪的應酬之作,作者因對杭州的依依不捨和對楊檜人品的敬佩、讚賞,以及出任州官的喜悅,故而寫下此詞。密州杭州相隔天涯,相望渺茫,前兩句表達黯然別情。本想歸隱還鄉,只為心中還存有一點對功名的熱望,總認為勞累奔波,可能有些許盼頭。詞人背井離鄉數載,宦海浮沉經年,細數這些年來的不如意,「醉笑陪公三萬場」,既有不舍留戀之情,更有豁達豪邁之氣。

詞人感傷,卻勸好友不必戚戚於黯然離別之情。「痛飲從來別有腸」,以酒化情,看似豪邁,實則深藏凄情。夜色昏暗,燈火已殘,斯人獨行月下,一把辛酸淚,到底難以掩飾,痛飲到了最後,「墮淚羊公卻姓楊」,則是以楊繪比羊祜,表達出對友人的讚賞,以友人墮淚收尾,辛酸而止,言雖盡而別情悠悠無盡。這首詞真情勃鬱,又巧妙地將想像、寫景及用典等手法結合起來,是一篇即席惜別的佳作。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代: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在鎮江知府任上時,曾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觸景生情寫下此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詞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卻是北固樓的優美風光。然而山河破碎,風雨飄搖,詞人卻無心賞景。往事悠悠,是非成敗已成陳跡,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

辛棄疾以誇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曹、劉、孫三人,論智勇才略,孫權未必在曹劉之上。稼軒卻把孫權作為叱吒風雲的英雄來頌揚,其實是慨嘆南宋無大智大勇之人執掌乾坤。作者極力讚頌孫權的年少有為,突出他的蓋世武功,其實是對苟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撻。這首詞感愴雄壯,意境高遠,不失為千古絕唱。

縱觀這兩首詞,都是雅量高致,也各有千秋。蘇軾感傷中不忘豁達,一句「醉笑陪公三萬場」,令人頓時狂呼東坡真乃慷慨悲歌。辛棄疾感嘆興亡,又含蓄地嘲笑南宋皇帝的保守無能,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使人從此不敢小覷孫郎。自古狂者進取,狷者則有所不為,蘇辛之詞皆具豪放氣概,正所謂天下豪傑性情相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兩位好友一起赴宴,酒醒後各自創作了一首詩,高下立判
南宋詩僧的一首禪詩,生動形象,闡述了理趣超然的禪意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