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買老白茶擔心遇假?別急,三招教你避開做舊老白茶,簡單易學!

買老白茶擔心遇假?別急,三招教你避開做舊老白茶,簡單易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莠,單獨拿出來,乍看之下,會覺得陌生。

按李時珍的說法,「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

莠草,其實就是常見的狗尾巴草。

遍地可見的狗尾巴草,由於根系發達,生長優勢強,會和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和光能,對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影響。

初夏時期,禾苗遍地青青的時候,狗尾巴草和穀子十分相像。

良莠不齊,指的正是這樣好壞混雜的情況。

莠草,秀而不實,徒有其形,而無其實。

白茶當中,有類茶與莠草十分相似,那便是臭名昭著的做舊老白茶!

經過做舊,讓一些劣質的白茶,模樣接近老茶。

然,畫皮畫虎難畫骨,這樣的茶,形似而神不像,沒有半分好茶的舒適韻味。

那,面對市面上魚龍混雜的老白茶,在買茶時,要如何留意,才能避免買到假貨呢?

《2》

做舊後的白茶,外在模樣會有馬腳!

真正的老白茶,是經過歲月曆練而來,氣質不凡。

而白茶做舊,通過特殊的手段,將白茶快速摧殘成老茶,難免會留下不少手術後遺症。

大致上說,真正的自然老去的白茶,顏色模樣看起來更自然。

而做舊後的白茶,外在模樣其實有著不少馬腳,多加細心觀察,就可以分辨出來。

外觀上鑒別一款白茶是否經過做舊,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一,有沒有黃色葉片的存在?

黃色葉片,其實是白茶茶樹上的老葉子,葉片發育成熟,角質層發達。

採茶時,無論是采白毫銀針、白牡丹、還是壽眉,動作都是非常快的。

採茶工在快速採茶的過程中,難免會將茶樹上相對較老的葉片採下來。

這個老葉片,常存在於白茶餅當中。

由於比同時期的白茶葉片和枝梗要老,它的顏色偏向於黃綠色,和茶餅中的其他葉片顏色不同,稱之為「黃片」。

白茶餅在後期儲存轉化的過程中,黃色葉片無論轉化了多久,顏色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所以,看有無黃色葉片,是最為直截了當辨別白茶是否做舊的方式。

經過人為做舊的白茶,被過渡渥堆、被發酵過重、被洒水高溫烘烤。

做舊白茶的黃色樣片,早已失去了黃綠色彩,變成了灰敗、灰暗、灰黑色。

二,看色彩是否過渡自然?

工藝簡樸的白茶,不揉捻,不殺青,芽葉與枝梗上的天然色素物質,得到很好的保留。

肥壯的芽頭,細嫩的葉片,呈現出綠底而毫白。

生長期較長的壽眉茶,春壽眉的葉片,綠的層次豐富,砂綠、鎘綠、煙綠,淺綠交錯。

而秋壽眉中,像是白露出產的壽眉,則是典型的五彩色系。

葉片呈現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般的顏色,深褐、黃褐、黃綠、墨綠、蒼綠交織。

有著豐富色彩層次的白茶,在存成老茶後,顏色的鮮亮度或有下降,但底色依舊清晰可辨。

像是條印花的舊手帕,經過多次的淘洗後,鮮艷的顏色褪去了,但花紋圖案並不會消弭。

所以,查看老白茶的顏色過渡是否自然,色系層次是否豐富,是判斷白茶是否做舊的有效手段。

經過做舊後的白茶,在被故意渥堆,被洒水高溫烘乾等手段摧殘下,色素物質被大量的破壞。

最終得出來的常是黑黢黢、發紅、發黃一片,單調又呆板,死氣沉沉一片。

假的永遠真不了。

狸貓換太子的把戲,馬腳可留下不少。

細心觀察,就能看出做舊白茶的把戲!

《3》

做舊後的白茶,香氣不舒服!

茶香純正馥郁,這是白茶的基礎特性。

一款茶,在妥當儲存的情況下,無論存放的年份有多高,都不會生出怪異味和雜味。

並且,在良好的轉化作用下,香氣可以愈加甘香迷人。

而,做舊後的白茶,茶香自然是寡淡乏味,甚至於會有怪異味!

在買茶的時候,如果通過茶香判斷一款茶有無做舊呢?

一、看茶香是否寡淡?

將白茶拿來做舊,用料大多品質一般,或是品質差勁。

這些原料一般的白茶,按照正常年份進行銷售,難以與同期白茶競爭。

再想到老白茶在市場上火熱,動了歪腦筋的人,自然會想到劍走偏鋒,將這些茶拿來做舊後售賣。

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些本身內質寡淡,芳香物質積累少的劣質白茶,本身茶香表現就不佳。

經過做舊手段的摧殘後,內在的芳香物質留存,更是少之又少。

在嗅聞茶香的時候,頹弱無力的香氣,嗅聞捕捉起來難之又難。

二、看茶香有無雜味?

前段時間,本著認真求知探索的精神,試喝了一款據稱是2006年產的白牡丹餅。

一打開餅紙,滿是劣質烤煙味、粉塵味和微微發酸的氣味透出來,怪異不堪。

且不說其他,光是這烤煙味,問題就暴露了一大堆。

正常工藝下的白茶,用文火細細烘乾,將含水量控制達標的茶,怎麼會成為這樣刺鼻的煙味?

更何況,若是年份屬實,這餅足足放了有13年的茶餅,時至今日還有著煙熏火燎的氣味,可見它在製作的過程中,遭受到了何等的酷刑?

做舊,並非屬於正常的白茶制茶工藝,如此一來,不僅會損耗大部分茶香,還會給白茶帶來異味和雜味。

在買茶的時候,多細心嗅聞茶香,就能發現出端倪!

《4》

做舊後的白茶,湯水無韻味!

醇厚的湯水,是老白茶最為動人的風情。

而經過做舊後的白茶,內容空洞,毫無韻味可言。

真正的老白茶,在漫長的存茶歲月中,活性酶物質不斷促使內在的茶味物質發生轉化。

白茶內部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不斷的被新生成的絡合物包裹起來,為湯水增添稠度和滑度。

經過沖泡後,得出來的茶湯,尤為醇美動人,湯水又稠又滑。

茶湯口感像極了長恨歌所言,溫泉潤滑洗凝脂。

但,極端的做舊方式摧殘下,會大為損耗白茶的內在養分。

做舊老茶經過沖泡後,得出來的茶湯,湯水薄,喝著沒有韻味,喝茶過後不會令人留下任何記憶點。

甚至於,喝茶過後,難以感受到舒適的滋味體驗,甚至會在喉嚨里留下不舒服的感覺。

那天,喝了幾杯2006做舊牡丹餅下肚,嗓子里一直帶著幾分顆粒感,化也化不開。

喝茶的時候,湯水薄且乏味,沒有任何的精彩點可言。

在平時喝茶的過程中,要發現一款白茶是否做舊,其實很簡單。

一、看是否有茶香落水?

茶香落水,是判斷好白茶最為基礎的標誌。

好的茶,香氣與湯水是不分離的,茶香不僅能聞得到,更能喝的到。

啜飲茶湯,能在嘴巴里感受到有無數的茶香分子,在四處竄動,滿口留香。

而經過做舊後的白茶,內在的芳香物質不足,難以形成舒適的落水香。

喝茶時,在湯水中感受到的香氣,常是發悶、發酸、怪異不堪的氣味。

能讓人一喝,就感覺不對勁。

特別是洒水高溫烘乾後的做舊茶,讓人覺得像是把燒焦的草木,放在水裡泡出來的那樣,味道怪極了。

二、看茶湯是否足夠稠厚?

做舊,會破壞白茶大部分的內在物。

湯水空洞,是做舊茶最大的缺陷。

這樣喝著沒有內容,沒有勁的湯水,無味至極,像是直接喝白水般,沒有絲毫的喝茶愉悅感。

彷彿是,喝過就喝過了,沒有半分舒適記憶留下了。

這樣茶,是沒有靈魂的。

三、看喝茶的韻味是否舒適?

老白茶為什麼能受到這麼多茶友的歡迎?

除了香氣好,口感佳,功效好之外,還離不開舒適的回味。

茶湯入口,順滑綿柔,稠厚甘香,爽口曼妙。

喝茶過後,嘴裡有著甜絲絲的感覺,有著舒服的回甘生津感,舒適的韻味,掛在喉間,久久不散。

而做舊的茶,不僅茶湯乏味空洞,甚至於會有種種的怪異感,留在嘴裡。

最常見的,是喉嚨發緊,怎麼撣也撣不開!

《5》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但劣茶一杯,能讓人眉頭緊皺!

選購老白茶時,將真與假分清,才能舒心喝到好茶。

買茶時,不能一昧盲求年份,認準核心品質,才最關鍵!

若不然,一片痴心付老白茶,卻遇上假茶傷害,實在是錯付。

喝過一杯真正的老白茶,醇美的風味,會帶來舒適的韻味掛在喉間。

往後,曾經滄海難為水。

各類鬼魅魍魎的假茶、劣茶,一喝便知不對味!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看干度,看顏色,看香味,三招教你選出心水的春白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