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轉會個人宣,今年下家沒出現-馬競終於甩掉這位首席包袱?
運動
06-01
國際米蘭的伊卡爾迪鬧劇並不是孤立事件,早在之前,連續兩個夏天折騰的格里茲曼,已經快成了肥皂劇的一流主演。
從60%加盟曼聯,到個人視頻宣布留在馬競,事實上還包括馬競對於巴塞羅那私下接觸球員的抗議。
公開在發布會上宣布去下家的「可能性」,不論6%也好,60%也好,已經是對所在東家的極大不尊重。
這種折騰來折騰去的鬧劇演了三季終於結束,最後終於還是宣布離開。
對於馬德里來說,損失一名首席射手,即使從數值上來看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損失。
長期關注馬競的人可能會發現,馬競往往賽季之初表現並不怎麼好,賽季末表現同樣不怎麼好,原因之一就是格里茲曼的神奇發揮:通常11月之前不怎麼會進球,3月之後也不怎麼會進球,所以馬競已經不止一個賽季在最後的西甲爭冠或者歐冠上出問題了。
這樣的不穩定發揮,遠遠比不上曾經的法爾考,迭戈·科斯塔。
格里茲曼的存在,本身就擠佔了大量球員的空間。
馬德里競技的前鋒名單仔細一看有長長一串:迭戈·科斯塔,莫拉塔,卡利尼奇,科雷亞。即使把禁賽的科斯塔排除,還是有大量的人員可用。這還沒有把薩烏爾這樣早已成名的前場好手算在內。
格里茲曼下家依然不明確,但馬競培養神鋒的傳統卻是年年都很清晰,在切爾西鬧矛盾的科斯塔,那是沒有和西蒙尼對掐的可能;在切爾西隱身的莫拉塔,已經找回了神鋒的感覺;在AC米蘭不順的卡利尼奇,如今也能夠進球了。
神鋒加工廠過於依賴某一名前鋒,本就是稀奇古怪的事;容忍一位年年宣布轉會去留的夥計,顯然也不是長久之計。
終於解脫的結果,極有可能是馬競的神鋒工廠又一次開足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