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葉櫓:展現詩人生命是一首詩高下關鍵

葉櫓:展現詩人生命是一首詩高下關鍵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葉櫓,原名莫紹裘。1936年7月生於南京。中國當代權威的詩歌評論家,揚州大學教授,對詩歌文本及重要詩人的出現,有著卓越的洞察力,發現推介了聞捷、昌耀等當代重要詩人。

問:葉櫓先生,我們想將您的詩歌批評歸結為「生命詩學」,妥當嗎?

答:我同意這歸結的「生命詩學」,因為它更具有一種包容性,一種活力。我寫的詩評詩論,其實都是對具體詩作和個別理論發表看法和觀點的。因為我覺得複雜的人生和龐雜的詩歌現象,根本無法以理論規範而不自相矛盾。我認為,「生命詩學」的本質,就是在面對一首詩時,不僅要解讀它的語言及語言所呈露的藝術特色,還要深入地解讀這一切所展現出來的詩人的生命——而這,才是真正評價一首詩高下,真偽的關鍵。

問:您在1989年至1991年間為《詩歌報》主筆的「現代詩導讀」專欄影響廣泛。請談一下此事的發端與影響

答:我還記得,《詩歌報》第一篇約稿是讓我評車前子的《新騎手與馬》。這首詩在傳統的審美習慣里,是讀不懂的,形式也非常奇怪。我琢磨了一陣子,發現了這首詩其實是表現詩人對生命的認識,是一種微妙的個性化的表現。後來詩歌報寄來的詩,越來越難懂。這些詩,可能不是經典詩作,但卻改變了我們對詩歌的認識與看法,改變了我們的詩評角度。實際上,對我本人的評論思維,也是一種梳理與喚醒。

問:在當代詩壇,您是反對新詩建立所謂形式的最堅決的聲音之一。今天,您仍堅持這一觀點嗎?

答:對新詩「形式問題」的指責,一直是一個經久不息的聲音。但是,我要說,如果新詩存在問題,其根本問題絕對不是形式的問題。

從詩歌的源頭上說,最早的詩歌都應當是自由體,從《詩經》到《楚辭》,其實都是古代的自由詩。我們可以說,後來格律化了的古典詩歌在語言與形式上更成熟了,但誰敢說它們就比《詩經》《楚辭》更偉大。所以我認定,自由應當是詩的原始基因,對於今天發展中的新詩來說,其意義更為重大。如果分析當下新詩存在的問題,不妨說它得了大腦萎縮症,是詩人生命力的貧弱與衰退所致。

問:中國新詩自誕生,就嚴重烙下了西方詩歌的痕迹,請您談談看法

答:我還是這樣的意見,要有寬容的精神。不管你同不同意這種寫法,只要是好詩,我們就應該認可它的存在。我是一個好詩主義者,不管傳統還是現代,只要是好詩都應該接受它。只要保持寬容的精神和多元化的追求這兩條原則,我覺得新詩就大有希望。

問:請對年輕的詩人們說些建議

答:我覺得首先還是要有大量的閱讀,特別是閱讀一些經典,它們是歷史的饋贈,先賢的思想精華。現在年輕人的最大危機,在於不願意去思考,也不願意去讀那些真正經典的書,而是隨波逐流。

問:請談談詩人的作品與人品的關係

答:關於詩品與人品,我曾寫有兩篇文章討論這個問題。自然,人們都喜歡詩品好,人品也好的詩人。但現實的狀況往往是,有些人人品很好,但寫出來的詩卻很平淡;有些人口碑不好,寫出來的詩卻有閃光之處。我以為,在批評時,應主要就文本講話,不可因人廢詩。

問:請您談談您心目中的好詩是怎樣的?

答:一是要脫俗,不要讓人讀了總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二是要敢於標新立異,使人有拍案驚奇的震撼。這兩點要做到都不容易。我不指望所有人能做到,但希望有少數人能達到。

問:請您談談當下江蘇詩歌的狀況

答:江蘇詩壇在全國似乎名聲不如小說界。但是它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了。從老一代的沙白、憶明珠、王遼生,到新時期湧現的韓東、車前子、小海等人,似乎都未得到充分評價。進入新世紀以後,一些詩人引人注目,都呈現出江蘇詩壇的活力和潛力。

採訪:庄曉明 時間:2016年12月

(作者:葉櫓、庄曉明內容來源互聯網,只用於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

·

下方

2017年讀睡詩人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已出版發售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睡 的精彩文章:

龐德:對所寫的東西要精神高度專註
貪官自悟詩

TAG:讀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