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苦」方能養心,這份養生方請收好

「吃苦」方能養心,這份養生方請收好

都說夏天得養心,說來說去好像講得都是吃苦味食物於養心有益,動不動就苦瓜來一份。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鄭艷華介紹,除了苦瓜,中醫視小麥為心之谷,《名醫別錄》里載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善養心陰補心氣,能清虛熱,止煩渴,可以治療心陰不足所致的自汗、盜汗、心煩不寐等,同時又能補脾氣,故能厚腸胃。

醫聖張仲景《金匱要略》有個名方,甘麥大棗湯,其中用小麥、大棗、甘草養心潤燥、寧神除煩,不但好喝,還特別適合那些心陰不足,開心不起來,常常悲傷而想哭的人群。

還有一種叫浮小麥,中醫認為其性咸涼雖然枯浮無肉,體輕性燥,善除皮腠之熱而止虛汗盜汗。載於最早見浮小麥入葯,是元代的《衛生寶鑒》:「獨聖散—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

食療方推薦

養心安神:甘麥大棗湯

材料:生甘草10克,小麥30克,大棗5-10枚。

做法:先將小麥洗凈,然後用凈水約500毫升,煮上述三味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後煎至250毫升左右,去渣,飲湯,吃棗。

注意:舌苔厚膩,痰多者不宜。如果伴有當夜間盜汗嚴重時,則可用浮小麥取代小麥。

健脾養心:小麥石斛淮山鷓鴣湯

材料:小麥30克,石斛20克,新鮮淮山50克,鷓鴣1-2隻,瘦肉200克,蜜棗2粒,陳皮、姜適量。

做法:鷓鴣宰凈,連同瘦肉置沸水中稍滾沸,焯去血水;其他材料洗凈。湯煲內加入6-8碗水,水開後將所有材料放入,大火煲開後轉文火煲1.5小時,再轉大火煲30-45分鐘即可。

健脾益氣止汗:浮小麥羊肚湯

材料:浮小麥50-100克,羊肚250-350克。

做法:浮小麥放紗布袋內,扎口;羊肚洗凈切塊。兩味同煮至肚熟,棄葯袋,調味。早晚餐服食。可以改善氣虛自汗,陰虛盜汗等。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許詠怡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陳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的精彩文章:

如何選擇藥物,明白這三點足夠了
血液專家教你讀懂血常規報告!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