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明知毫無生還可能的情況下,三人毅然選擇前往,拯救了整個歐洲

在明知毫無生還可能的情況下,三人毅然選擇前往,拯救了整個歐洲

關於「切爾諾貝利」事件有一本很好的書,書名讀者自行查找,這本書當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多個切爾諾貝利背後的真實故事編輯成了一本書寫那個時代苦難和勇氣的壯麗篇章,這本書是對切爾諾貝利事件倖存者口述的記錄,讓人們看到了悲劇之下人類的反應和情感,留給人深沉的思考。

這世界上所有的大災難都是因為人類沒有做好準備,自然給的災難的確讓人很無奈,但還有一種更無奈的也更讓人憤怒的災難是,人類自己一手創造的災難,人禍是人們對於自己無知的一種懲罰,1986年的4月26日,整個烏克蘭都不會忘記這一天,那一天的凌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這一次爆炸是一場感覺不到的屠殺,核輻射的劑量相當於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總和的100倍。

事件發生時很多看到爆炸的人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爆炸究竟意味著什麼,無數人在莫名其妙中死於痛苦的「輻射後遺症」。事件爆發兩天後,此地的居民才被告知撤離,而這些人大多都沒有想到這一次他們徹底離開了自己的家。不過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當局對這次事件處理態度,官員對民眾宣稱爆炸只是普通爆炸,火已經滅了。

迫於國際勢力的調查,蘇聯公開了核電站事件的真相,一周之內,歐洲各部分甚至日本都檢測出了輻射,這讓人不禁質疑,究竟有多少人受到了爆炸的影響?親人因為死亡而天人兩隔,一時間切爾諾貝利成了一座死亡之城,但人類終究不能讓死亡繼續下去。

蘇聯政府還是採取了對此事負責的態度的,如果有什麼值得我們感謝的話,那大概就是蘇聯政治之下的「集體主義」吧。搶救輻射的工作最理想的情況是不用人,但是清理反應堆的工作意味著,機器在輻射下失靈,只能靠人來完成工作,而即便是今天我們都無法通過人工智慧來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更不要提1986年那個時代了,這意味著活生生的人要進入高輻射區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人類面對的是捨生取義。

「集體主義」下的人們相信為集體貢獻一切,很多蘇聯核電站工作者自告奮勇去搶救,人們在英雄主義的宣傳下歌頌這些偉大的人,而他們中的所有人都是某人的兒女、配偶、父母、至親至愛的人。在一系列搶救任務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高溫形成的岩漿熔化燒穿地板,與堆芯下方的冷卻水接觸,因為不這樣就會發生劇烈的蒸汽爆炸,將整個堆芯炸毀,那將是整個歐洲乃至世界的災難。

這時蘇聯創造了三位人類的英雄,他們分別是鮑里斯·巴拉諾夫、瓦列里·別斯帕羅夫、阿列克謝·阿納年科。這三個人完成這次任務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他們是核電站的工程師,非常熟悉核電站的情況,由他們潛入水中把冷卻水放掉,一定比其他人完成難度小很多,不過這次任務註定毫無生還希望,還是毅然決然前往!

三位工程師穿上了防護服、潛水服,在沒有燈光的黑暗環境下出色的完成了排水任務,核電站的情況得到了控制。但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包括三位工程師本人,都認為排水任務吸收到的輻射一定會致他們於死地,這三個人居然最後都活到了自己的老年時代,有兩個人甚至還在近年的切爾諾貝利紀念日上領取過紀念勳章,命運有時候真的是個奇蹟。

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好人有好報」。當然三位英雄幸免於難的背後肯定有科學的原因,但無論怎樣,都不能改變三位工程師作為英雄一樣的存在被人們所敬仰和紀念。雖然切爾諾貝利事件讓人們質疑是否核電站給人類帶來的更多的是災難,可是面對災難時人們所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毅力,是所有人應該銘記的人性的光輝時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礦工萬幸不死,就找術士算了一卦,術士:去京城,必富貴,能封侯
為了保住性命,太子丟掉江山,假扮成女人,卻還是被處死:謀反

TAG:歷史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