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這些畫70後秒懂,80後90後能懂是人才,00後能懂就是天才

這些畫70後秒懂,80後90後能懂是人才,00後能懂就是天才

本文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

看這些畫,70後秒懂,80後90後能看懂是人才,00後能看懂就是天才。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還是先看了再說。下面這幅畫的是滑板車,你信嗎?

王永潮童趣畫《滑板車》。

有滑板車長這個樣子嗎?

你不是70後,肯定不信。但是70後肯定信,因為他們小時候,玩的就是這個,而且能有這樣的滑板車玩,就已經很高級了。

至少他們的爹是個木匠。

要不然,我們只能玩下面這個。

王永潮童趣畫《滾鐵圈》。

這個也能玩?有什麼好玩的?也沒個遙控器怎麼玩?

是啊。就是一個粗鐵絲,紮成一個圓圈,再找一截木棒,在頭上幫個帶勾的鐵絲。玩時,鐵圈往地上一扔,用勾著的木棒往前推,這就是滾鐵環。

而且這也是一件不錯的玩具了。

怎麼樣,過去的世界是現在的非洲,和現在的AI不一樣吧?

這些畫出自藝術大師豐子愷故鄉的畫家王永潮,今年69歲,他長期從事中學美術教學,熱衷於畫童趣的題材,是難得的一位優秀畫家。

王永潮。

下面還有他畫的其他童趣圖,你看看有幾幅能看懂,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打彈珠,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流行的玩法。

幾個孩子可以一起玩,往地上扔兩顆彈珠,俯身用大拇指和中指彈自己的彈珠,打中對方的彈珠,那彈珠就歸你,沒打中,人家反擊,被打中,歸他。

很公平也很簡單,但是在那種坑坑窪窪的泥地上,可以玩很長時間。

王永潮童趣畫《打彈珠》。

紙風車,這個玩具的特點,因為可以單人玩,反倒沒什麼意思,舉著紙風車滿地跑,跑不了多久,就很累了。

但是,做紙風車的過程比較好玩,爸媽一般干農活都很忙,也沒有時間給你做,要麼自己做,要麼讓大一點的玩伴幫忙做。

做法很簡單,一張小紙,對角剪4刀,把相隔的四瓣按在紙中間,戳個小孔,用一截毛竹細枝穿過,插進一截長一點的高粱細稈上,就做好了。

能不能轉,也只能看運氣了。不管做得再好,也玩不了多長時間,容易壞。

王永潮童趣畫《紙風車》。

鬥蟋蟀和撩蛐蛐,這是小眾玩法。蟋蟀和蛐蛐好找,廢棄的房子和院子牆角、石頭下,花草間都有,但是要找到好的,放一起就喜歡打架的,就比較難找了。

王永潮童趣畫《鬥蟋蟀》。

這和打乒乓球一樣,要兩人的水平旗鼓相當,打起來才好玩。另外,這還是一樣技術活,要會撩撥蟋蟀。要不然瞎撩,就是把蟋蟀的腿撩掉下來了,它還是站著不動。

王永潮童趣畫《撩蛐蛐》。

躲貓貓,儘管看起來比較可笑,但是屬於大眾娛樂項目,男孩女孩也可以參與,而且一般都是吃了晚飯,沒事幹,叫上幾個夥伴,全村躲。

那時候,既沒有家庭作業,也沒有電視,電視機長什麼樣都沒見到過。家裡就有一個電燈,還經常停電。黑燈瞎火的,也沒有什麼事可以干。

玩躲貓貓,就是最日常了。

王永潮童趣畫《躲貓貓》。

但有時會玩得很尷尬,沒有一點驚喜。躲的人太會選地方,躲了半天沒人找過來,心裡一肚子火;找的人太會找,找了半天找不到人,心裡也很火。

最終都是在各自老媽叫魂一樣的喊回家睡覺,才灰溜溜回家,但這不影響第二天晚上照常躲貓貓。

夏天摸魚捉蟹,冬天立篩捕麻雀。這也是常規項目,只不過有季節性的限制。

王永潮童趣畫《摸魚捉蟹》。

而跳房、摸盲、挑花繩、打噼啪,這些都女孩子玩的項目,男孩子一般除了去搗蛋,是不可能參與的。

王永潮童趣畫《跳房》。

王永潮童趣畫《摸盲》。

王永潮童趣畫《挑花繩》。

王永潮童趣畫《打噼啪》。

這些畫對70後來說,因為經歷過,玩過,秒懂是正常的。

但對於80後90後,可能在父母的講述中,有點滴印象,沒玩過也能看懂,那就不簡單了,絕對是人才;

對00後來說,就更加了,需要時空穿越能力,才能弄懂這些「文物」。這不是天才,又是什麼?

如果你是70後,兒時還有哪些好玩的,一起來分享一下。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他新婚畫新娘人體,賣3450萬,她畫自己人體,20歲一舉成名
吳冠中一幅荷花能賣1億,畫殘荷卻沒黃毛丫頭狠,把自己當死模畫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