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3D列印材料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乃是大勢所趨

3D列印材料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乃是大勢所趨

3D列印材料行業產業鏈分析

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D列印材料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3D列印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層面對我國3D列印材料行業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基本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

3D列印材料上游為基礎材料供應以及初加工,例如有色金屬行業、橡膠加工行業、塑料加工行業、陶瓷加工行業等,為3D列印材料提供符合標準的原材料。

中游產業為3D列印材料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使其成為符合3D列印標準的3D列印材料,目前主流的3D列印材料有金屬粉末材料、光敏樹脂材料、光固化樹脂材料、生物材料、工程塑料材料以及非金屬類材料等等。

下游產業為3D列印製造,隨著技術的進步,3D列印製造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應用在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汽車製造等領域。

3D列印材料的上游產業有多年的發展歷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原材料供應體系,上遊行業公司數量眾多,產業規模龐大,市場趨於完全競爭,可以為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較為有代表性的公司為有色金屬行業的中國鋁業、山東黃金、銅陵有色、寶鈦股份等;橡膠行業的海南橡膠、中化國際、雙箭橡膠、黃海橡膠等。

金屬粉末類3D列印材料和光固化樹脂類3D列印材料為目前我國3D列印行業中較為常用的3D列印材料,目前,此兩類材料領域公司數量較多,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助力我國3D列印行業的發展,代表性的公司有金屬粉末類材料的中航邁特、蘇州英納特、融天航空、賽隆金屬等;光固化樹脂的上海聯泰、珠海西通、塑成科技、東莞智維等。

近幾年來,中國3D列印產業發展迅速,3D列印材料作為3D列印行業的上游產業也隨之水漲船高,與普通材料不同的是,3D列印材料需要應用特有的技術進行製備,來滿足3D列印產品及3D列印設備對材料的特殊要求。市場上主要的3D列印材料有ABS塑料材料、PLA材料、橡膠類材料、金屬粉末材料、陶瓷材料以及最近幾年新推出的複合型石膏粉末、環氧樹脂、蠟制材料等。

多方因素助力行業發展 我國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是隨著3D列印在全球範圍內的逐漸發展以及在中國運用而開始興起的,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由於下游市場的需求巨大,刺激著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的發展,加上多方因素共同助力,我國3D列印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在政治環境上,國家對於3D列印材料等新材料行業的重點支持。《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和《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政策的出台,為我國3D列印材料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在經濟環境上,傳統製造業急需轉型,發展3D列印是智能製造的有效途徑。傳統製造業在近年來的發展較為緩慢,不斷提高的人力資本和技術的更替讓許多傳統製造業苦不堪言。而3D列印則是傳統製造業轉型的一種有效方式,隨著這些行業對於3D列印的需求越來越多,3D列印行業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快,作為3D列印的上遊行業,3D列印材料的市場廣闊,引起了國內外大批公司的進入。

在社會環境上,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升,製造業急需新型的生產方式提高效益和效率。3D列印由於國外材料價格太貴,國內材料質量較差等原因,應用領域較少,而隨著中國人力和原材料成本的提升,一些製造業不得不尋求轉型。這為中國3D列印材料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市場基礎。在技術環境上,國外3D列印相關專利陸續到期,研究團隊可以很好的將可研轉化為產業價值。

3D列印材料的技術門檻較高,而直至最近幾年,由於國外3D列印相關專利陸續到期,中國3D列印行業才開始真正的發展起來,國外技術的擴散,促使國內3D列印材料行業的發展加速。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和促進作用,我國3D列印材料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和指導。2015年《中國製造2025》將生物3D列印技術列入重點扶持領域之一,隨後出台了《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錄》、《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對3D列印材料行業起推動作用的政策,這些政策從制定行業發展目標、給予財政補貼、列入重點領域等方面對3D列印材料行業的發展給予支持。

中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我國3D列印行業迅速發展,近5年來始終保持25%以上增速,2017年中國3D列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6.7億美元元,2018年預計將會達到20.9億美元元。3D列印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3D列印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不同應用領域對於3D列印技術和3D列印材料提出了新的需求。

由於需求 政策的雙重刺激,中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7年,中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始終保持35%以上的速度增長,由2012年的2.6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9.92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將會達到40億元,增速繼續保持在35%以上。

中國3D列印材料市場增速快於3D列印行業增速

從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佔3D列印市場規模的比重來看,3D列印材料的比重逐漸上升,從2012年的25%上升至2017年的27.6%,預計2018年佔比進一步增大,達到28.60%。市場比重不斷增加,說明我國3D列印材料市場規模增速要稍快於我國3D列印市場規模增速,也側面反映了3D列印材料產業在整個3D列印行業的地位愈發重要。

機械航天領域應用最多,金屬、塑料類佔據主流

在應用領域方面,由於工業機械、汽車製造、航天航空等領域對於構件質量要求、定製化要求較高,因此,我國3D列印材料下游應用領域主要集中於工業機械、汽車製造、航天航空等領域,2018年上半年,3D列印材料主要應用於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和汽車領域,三者合計佔比超過50%,其中工業領域應用佔比20%,航空航天應用佔比18.90%,汽車領域應用佔比16.00%。

由於3D列印材料的下游應用主要為裝備製造業,因此應用的3D列印材料主要為金屬類材料,包括鈦合金、鋁合金、不鏽鋼及其他金屬材料,金屬類材料合計佔比超過40%;另外,工程塑料ABS、尼龍、PLA等主流3D列印材料佔比也在10%以上。

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痛點分析

前國內3D列印材料的基礎研究、材料的製備工藝以及產業化方面與國外相比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國內有能力生產3D列印材料的企業很少,主要依賴進口,這就造成了3D列印產品成本較高,影響了其產業化進程。總體來看,我國國內3D列印材料行業擁有浙產業規模化程度較低、專用材料發展滯後、高端材料需要進口和行業標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

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全球共有100餘種新型3D列印材料面世。3D列印材料種類的增多,使得3D列印技術可應用的領域多,可應用3D列印技術製造的產品種類更豐富,極大程度的推動了3D列印產業的發展。3D列印材料種類的增多,推動了3D列印市場規模的擴張;同時,3D列印材料技術的發展,使得3D列印材料的成本逐漸降低,從而使更多的3D列印技術能夠向產業化轉變,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展。

2018年,我國也有新型3D列印材料問世,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團隊研發出一種「剛柔並濟」的高分子新材料,解決了機械強度與自修復性能之間的平衡難題,材料的性質可以根據溫度變化而變化,新材料有望在醫用外固定支架和3D列印等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

目前我國3D列印材料生產較為落後,多數3D列印材料還依賴國外進口,《「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80%以上材料國產化,3D列印材料市場將會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需求端提出新要求,推動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規模不斷發展。

隨著國家相應支持政策的不斷出台和中國國內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飛速增長勢頭,成本也將逐漸下降,使得3D列印技術脫離孤島,可以更多的應用於下游領域中。未來我國3D列印材料行業將會呈現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高性能金屬粉末材料佔比加大;醫藥、航空、汽車等領域發展更快等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列印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3D列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