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美國裁軍九百萬,不怕發生兵變嗎?看杜魯門作何解釋

二戰後,美國裁軍九百萬,不怕發生兵變嗎?看杜魯門作何解釋

二戰結束後,美國借著在二戰時支援的名義,在全球建立20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而與此同時,美國本土的士兵也高達1100萬人。但讓任何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政府冒著兵變的危險,直接裁軍900萬。那麼,杜魯門又是為何會做出如此舉動呢?他又將做出如何解釋呢?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逝世以後,由杜魯門接任美國總統一職。杜魯門上台以後,不同於羅斯福的那種戰爭政策,反而是向一門心思地結束戰爭,而與此同時,杜魯門也在考慮如何安置龐大的美國軍隊。杜魯門曾表示:「哪來的,回哪去!」

其實對於杜魯門的如此做法,或許很多人想不通,但若是如這些士兵的來源有一定了解的話,想必就不會如此驚訝了。有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一事,惹得美國本土居民義憤填膺,要上戰場與日軍拼殺一番。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在美國人的觀念中,根本沒有所謂的奉獻精神,他們的眼中只有自身利益。只有在自身李煜與國家利益像衝突之時,才會無奈屈服於國家利益。美國人其實,並不愛戰爭。

但在二戰中,美國卻動員近兩千萬人參戰,這可是難以想像的。當時的美國最初依靠的是宣傳手段,但在宣傳手段騙不了人後,便開始實施強制徵兵制。要知道,美國一直以法律健全自稱,按照美國的法律而言,若不服兵役,那是會進監獄的。

美國二戰時的士兵,大多為強征而來。而這些被強征入伍的士兵,在參戰之前有著正兒八經的職業,如教師、工人等等。一場突如其來的徵兵,打破美國人的生活軌跡。惱怒至於,只能泄憤在日本人身上。事實上,不管是在戰爭中,還是在戰爭後,美國士兵無時無刻不在想結束這場戰鬥,以便回歸正常生活。

無獨有偶,恰巧美國政府也是如此考量。畢竟,戰後的美國是不需要如此龐大的軍隊,更何況,龐大軍隊的背後,是數以億計的軍費開支,這顆不是美國參議院與眾議院想看到的結果。故而,在戰爭還未結束時,美國就開始為士兵做退伍規劃,並提出很多補償手段,如保障住房、醫療以及衛生等。所以說,美國當時的裁軍其實風險並不大,反而若是美國沒有進行裁軍,則很有可能會爆發兵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揭秘美式戰爭最終目的,美國人為何而戰?曾精心設計「全球化」?
他為陸軍一級上將,二戰後任國防部參謀長,為何又成老蔣託孤大臣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