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新鮮的「蟲子」上市了!這種水果吃1顆等於10條蟲?真相來了

新鮮的「蟲子」上市了!這種水果吃1顆等於10條蟲?真相來了

又到了楊梅時節,街頭巷尾都有了楊梅。聽聞楊梅紅了!是不是忍不住流下哈喇子?

每次看到楊梅都特想買,但一想到網上流傳的每顆楊梅都有蟲子,又望而卻步.......有蟲子的楊梅還能吃嗎?怎麼挑出好的楊梅?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下~

來源:綜合自新華社、蕭內網蕭山論壇、丁香醫生、家庭醫生、BTV我是大醫生官微以及網路等,本文配圖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嚇人,一顆楊梅吃出10條蟲子?

吃楊梅很快樂,但吃到楊梅蟲就不快樂了。近日,網上一姑娘發帖說,買回來的楊梅用鹽水一泡,發現都是蟲!

楊梅有蟲還吃不吃?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不少人已習以為常……

有人說,每個楊梅都有蟲,這是真的么?

有傳言說「一顆楊梅能吃出10條蟲子」,此話可能不假……因為楊梅上,的確會有白色小蟲。

正如有人說:

圖片來源:微博

不過先別緊張,這些白色蟲子其實是常見的果蠅幼蟲。

在楊梅即將成熟時,果蠅會被楊梅清香甜爽的氣味吸引,將卵產到果肉中,孵化之後就變成我們肉眼可見的白色蟲子了。

楊梅里的蟲子能吃,而且高蛋白

由於楊梅沒有果皮,成熟了,它的香味和甜味自然會引來很多蟲子,這種白色小蟲即果蠅幼蟲。

果蠅幼蟲不同於「蛆蟲」,它平時是以成熟的果實、蜂蜜為食,本身較為乾淨。另外,目前也沒有臨床證明這種蟲子有毒性,相反,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跟雞蛋白一樣。

從果蠅幼蟲產下到它長大,會一直在楊梅中,以它的果肉為食,因此基本不會受什麼污染。

所以,如果誤吃了楊梅蟲,大可放心,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危害。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常溫下,楊梅保質期只有1-2天,楊梅蟲會隨著楊梅的變質而成熟。

果蠅在白色幼蟲期是無害的,但它如果變黑,意味著開始成熟了,這時候吃下去就會造成危害。買了楊梅,要趁新鮮趕緊吃掉哦。

如果不小心把蟲吃下去,對人體無害,甚至還能補充一些蛋白質,就跟青菜上的菜蟲一樣。

無害還能補充蛋白質,這也太贊了吧!所以怎麼才能吃到沒有蟲的楊梅?

還是沒勇氣吃小蟲,怎麼才能洗掉?

果蠅幼蟲雖無毒,但很多人基於心理障礙不敢吃,有什麼辦法可以逼出小蟲呢?

方法一:

在水中加勺麵粉,把楊梅放進去,順著一個方向攪動一會,你就會看見小蟲、臟物就會被清出來了,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即可享用。

方法二:

用濃度較高的鹽水浸泡10-20分鐘,攪動一會,每一顆楊梅都充分洗滌,就可以逼出小蟲,再用清水過一遍會更好。

鹽水浸泡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味道流失、口感變差。此外,買回來的楊梅不要急著放冰箱,先用鹽水除蟲,冷藏時間過久,低溫會導致蟲子死亡,死了的蟲子那可是泡不出來的。

楊梅開胃消暑,但這些人最好少吃

楊梅含有豐富的果酸,能開胃生津、消食解暑,是夏季開胃水果佳選。

擔心血糖高,並不意味著水果一點都不能吃。楊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較低的,大約 7% 左右,而且血糖反應也不算高。還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種的楊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質。

所以,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也依然可以吃楊梅。

不過,以下這三類人要慎吃:

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酸性食物會刺激胃及十二指腸分泌膽囊素,從而引起膽囊收縮,誘發膽絞痛。

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楊梅富含葡萄糖、果糖,食用過量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最好飯後吃,空腹食用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病情加重。

怎麼挑出最棒的那顆楊梅?

一看顏色:

青色的楊梅未成熟,暗紅、黑紅的楊梅不要選購,果面乾燥、無水跡、顏色鮮紅的最佳。

二用手觸摸:

果肉太酥軟是過熟,肉質太硬則過生,吃起來酸澀。軟硬適中的楊梅味道最好。

三看果肉:

千萬別買癟下去的,這樣的楊梅一般都不新鮮。果實飽滿的楊梅,它表面一粒粒的果肉是突起的。

四聞味道:

新鮮的楊梅有股香味,如果聞起來有股淡淡的酒味,說明存放時間過久或存放不當,導致楊梅已發酵,就不要買了。

特別提醒:楊梅保鮮度較低,容易變質,最好新鮮食用,防止變質而引起胃腸疾病或食物中毒。

吃貨必備:挑水果秘訣!

天氣漸熱,又到了吃水果的好季節!面對各色各樣的水果,你知道怎樣挑選出其中最優質美味的嗎?什麼樣的桃最甜?如何判斷櫻桃是不是新鮮?…還有荔枝、芒果、菠蘿、獼猴桃…水果攤不會告訴你的挑選秘訣轉發收藏

其實小編覺得

吃楊梅的時候發現蟲子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發現半條蟲子……

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經 的精彩文章:

除濕氣、健脾止瀉、提高免疫力,它才是夏天第一豆!老人小孩都能吃
山藥雖健脾,但這些人小心食用!醫生說這樣吃效果更好……

TAG:長壽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