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曹操聲淚俱下意難平!只因蒙恬遺言?孫劉兩家質疑他虛情假意

曹操聲淚俱下意難平!只因蒙恬遺言?孫劉兩家質疑他虛情假意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世人記住他的是魏國奠基人的身份,他是東漢的背叛者,曾挾持天子命令諸侯,但在真實歷史中,曹操心目中的自己,卻是作為一個漢朝忠臣而存在,為什麼這樣說?一起來看看。

三國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後,曹操勢力獨大,其他兩家為贏得民心,製造了曹操其實是亂臣賊子的輿論。面臨天下人的口誅筆伐,曹操很是生氣,於是他當即寫了一篇《述志令》,表明自己的志向。

在這篇文章中他以蒙恬自比,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漢人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自己絕沒有篡位之心。還說要沒有自己,天下肯定群雄四起,割據一方。

曹操認為自己與前朝蒙恬處境相似,意志也相投。當初秦二世上位,聽信讒言,接連處死蒙氏兄弟倆。蒙恬早知免不了一死,於是,他在二世親信前來執行命令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大概的意思是,自己家族三代皆侍奉於秦王,自己更是深受先皇信任,我今統領士兵三十餘萬,勢力足以反叛,但我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樣會辱沒先皇對我的恩德。

蒙恬是嬴政信任的託孤之臣,其忠心耿耿引起了曹操的自我憐惜。曹操認為自己作為漢末丞相,有保家衛國之責任,因此他北征匈奴,南下平諸侯,不遺餘力。文章中還說,國家若沒有強勢的他存在,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自稱帝王,但世人只看到他的強勢,就以私心輕易評價他,這實在是讓他意難平!

曹操的哭訴當時被孫、劉兩家質疑太假,因為文章後面還有一段話。曹操說假使你們要我放棄兵權,這是不可能的,當初漢帝要封我兒子為侯,我斷然拒絕,但今時不同往日,天下大變,我讓他們掌握兵權,是為了有一天我若撒手人寰,他們還可繼續保衛國家,避免漢室被傾覆。

曹操聲淚俱下,將自己比作蒙恬,有人認為這是曹操在為自己的霸業粉飾,也有人認為,曹操或許真是這樣想的,畢竟他並沒有稱帝。私以為,我們不該先入為主,直接斷定曹操就是亂臣賊子,其引用蒙恬故事,表明他的思想中確實有君臣之份,在任何一亂世,正統皇帝若沒有強有力的統治,則天下很快就會被傾覆,因此曹操所言也不是毫無道理。所以我們不能妄加揣度其有不臣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永動機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一小國堪比以色列,存續近千年,此人八個字道出長命原因
孝庄最寵愛的女兒,嫁給黃金家族後代,卻兩度守寡,成政治犧牲品

TAG:歷史永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