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品味唐詩對於當今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精神享受,一種消遣休閑。在品讀詩的時候,我們無須了解更深的背景,無須探究隱藏的意義。只要用心去閱讀就能感受詩的無窮魅力,讓壓抑的情感隨之抒發,讓蕩漾的心潮隨之起伏,讓受傷的心靈得到慰籍,讓純潔的靈魂得到升華。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有一種唐詩簡單到一兩句,詩句中似乎是反覆訴說,卻能獲得動人的風韻。今天來介紹一首詩風單純卻意義深遠的詩——《金縷衣》,也是《唐詩三百首》這本著作里的最後一首「壓軸」詩。這首《金縷衣》,看似詩意單純,卻不顯不單調,有重複,亦有變化,作為獨立的詩篇盡顯搖曳多姿,更何況它在當時的唐代是配樂演唱,因此更是被廣泛流唱。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詩云:勸你不要珍惜華麗名貴的用金絲織成的衣服,勸你要珍惜那青春年少的時光。

花兒開放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採摘。不要等到花朵凋謝了,面對樹上的空枝枉自慨嘆。

?這首詩據說是唐朝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杜秋娘所最愛唱的一首歌詞,具體作者已經不可考究。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這首《金縷衣》詩之所以能夠收錄於《唐詩三百首》中,究其原因就是:詩中的含意雖然單純卻給人強烈震撼,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詩的每一句似乎都在重複訴說著單一的意思——「莫辜負青春好時光!」而每句又都著極其微妙變化,重複卻不顯單調,往複中而又有急緩,全詩組合成為一曲醉人的旋律,反覆訴說要珍惜青春年華。表面上來看,是對青春的大膽歌唱,是對愛情的坦誠流露。然而字面背後,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因此,這首《金縷衣》若是用「行樂及時」的眼光來看待,確實是低估了它的意義,應該用「珍惜時光」的態度來品讀,就能夠理解其中搖曳多姿、耐人回味的哲理。

一、二兩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句式非常相似,都是用「勸君」二字開始說起,看起來似乎有些重複。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的意思截然相反,是有變化的,然而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指的是——華麗貴重之物,詩中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金縷衣更珍貴的東西,這便是詩中接著說「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青春只有一次,一旦逝去是不會復返的。可是,世間虛度光陰的卻大有人在。詩中一再「勸君」,用語娓娓動人,構成詩中第一次反覆和詠嘆,其旋律優美而感人。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三、四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意在全詩中構成第二次重複,與前兩句「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意思差不多,還是在訴說「莫辜負青春好時光」。這樣,整首詩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覆,在上聯和下聯之間又形成反覆迴旋之意,這樣看起來庸拙的表現手法為何還能夠讓這首詩經典流傳?原因是,上聯用直抒手法,是賦法。下聯用比喻的方法,是比義。於是雖然重複,卻仍有變化,又在變化中意義緊緊的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訴說,「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訴說,這樣似分實合,反覆傾訴同一情愫,令人耳目一新。

《唐詩三百首》中的一首詩,只28字卻成壓軸之作,譽為詩壇絕品

這首《金縷衣》,巧奪天工的字與句的反覆,聯與聯的反覆,卻使得整首詩琅琅上口。除了詩句表面的形式美,其詩中所寫出來的情愫又是那麼深刻感人,構成此詩內在美,讀起來令人蕩氣迴腸,耐人尋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