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邦彥「情溢於詞,韻傳字外」的一首少年游,末三句堪稱點睛之筆

周邦彥「情溢於詞,韻傳字外」的一首少年游,末三句堪稱點睛之筆

元佑八年,周邦彥流離於荊州地區,這一日,他看到春日陽光明媚,鳥鳴花開,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下面這一首《少年游》詞作。

全詞情景交融,物我交融,上片寫當年舊事,想起春日別怨,下片寫春光明媚,敘述當年的離別,將男歡女愛之後的離別之苦表現了出來,展現出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

少年游

周邦彥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

上片的特色,是乍讀之下,似乎是覺得作者在寫眼前所見之事,但是結合下片仔細一品,卻都是在追憶過去,追憶那段記憶中的離別。

首二句「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講在一個狹小逼仄的小樓上,朝雲剛散,窗外是絲絲細雨,雖然是春天,但是春天的色彩還沒有濃重起來,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這對俊男少女相見、相會、相別了。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著重寫室外的景色。春雨漸漸大了起來,大到將花柳敲打的一片狼藉,甚至連輕巧的燕子,也拖著一身濕漉漉的羽毛,艱難的在雨中飛行著。

上片的後三句,全都加入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比如,一個「泣」字,一個「啼」字,不就是將客觀之事物渲染上了主觀之感情嗎?作者寫室外的這些景象,是為了襯托室內的幽會,但是,你讀了上片,有可能根本不會感覺到這是在寫回憶,只有和下片連起來,或許才能感受到一些,這正是周邦彥式的委婉。

來看下片。

首句前兩個字「而今」,便將回憶轉到了今時。「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十個字一語雙關,一方面,可以正面說現在正是春天風和日麗的時候,桃花正開的明艷,另一方面,這也和上片從前的景象進行了對比,烘託了現在的美好,但這是一種反襯,是為下句「不似當時」作鋪墊的。

來看最後點睛的三句:「不似當時,小樓沖雨,幽恨兩人知」。一句不似當時,似乎是作者對於現在生活的不滿,指出現在這種平靜安逸的生活,反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的時候更來的意味深長。

而當時的生活,是什麼呢?是「小樓沖雨」,是「泣、啼、重、遲」的艱難。或許當時,二人正是冒著大雨,踏著泥濘的道路,相互道著珍重而分離開的吧!正因為離別之苦,所以在他們眼中,才會有花柳哭泣、燕子飛遲吧!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道:「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誠然,周邦彥的這首詞,雖然略顯儂艷,但是卻以物我交融的手法,將男歡女愛後的離別之情、幽怨之意,深切的表現了出來。可用「情溢於詞,韻傳字外」八個字來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詞風 的精彩文章:

李賀很獨特的一首詩,一面悲苦一面欣慰,細品卻痛苦異常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