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Crater 2」環繞銀河系的第4大星系

「Crater 2」環繞銀河系的第4大星系

很驚訝的不在於發現本身的問題,而是在於它的大小。Crater 2是銀河系第4大衛星星系,只有人馬座矮星系(Sagittarius Dwarf)和大、小麥哲倫星雲(Magellanic Cloud)超過它。Crater 2是一個模糊黯淡的超矮星系,離地球39萬1千光年,而且它是圍繞銀河係數十個小星系中的一個。

雖然它是圍繞我們星系最大結構物之一,它很難被發現。Crater 2的恆星彼此分散,造成天文學家很難把它看成是一個單獨的天體。

Crater 2的亮度等同於超過16萬個太陽,造成它是過去10年所發現最明亮的矮星系之一。它的亮度也被用來評估它的大小,由於天體通常沒有邊緣,所以科學家量測它一半的光的出發地區。 Crater 2 「一半的光"的半徑大約是3千5百光年,暗示它橫跨遠超過7千光年。

這個星系的發現,描述於一份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發表的論文,對於我們了解銀河系演化是重要的。當較小的星系被較大的星系同類吞食時,星系通過"合併"來演化。

Crater 2的位置也說明了我們銀河系過去的重力崩潰。Crater 2似乎和奇特的球狀星系團Crater對齊,特別模糊黯淡的矮星系Leo 4和Leo 5,以及傳統矮星系Leo 2。科學家相信這些衛星星系曾經是一個單獨的天體,然後被銀河系分裂。它們現在是一個既長又窄的天體帶。

除此之外,天文學家還發現圍繞銀河系運轉的4個小型星系,這些星系可以追溯到130億年前,在大爆炸之後不久就出現了,可能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

這些矮星系(又稱為衛星星系)通過引力作用環繞著銀河系,就像月球與地球的關係,只是在更大尺度上。研究人員將這一發現的意義與「在地球上發現第一批人類的遺骸」相提並論。

英國杜倫大學計算宇宙學研究中心和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為研究宇宙起源提供了新線索。這些衛星星系分別被稱為Segue-1、牧夫座矮星系(Bootes I)、Tucana II和大熊座I矮星系(Ursa Major I),都是非常黯淡的衛星星系,而且被認為是最早形成的一類星系。

杜倫大學計算宇宙學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弗倫克(Carlos Frenk)教授說:「在銀河系的『自家後院』中,發現宇宙中最早形成的一些星系,這在天文學上的意義就相當於發現最早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遺骸。這真是太令人興奮了。」研究人員阿麗絲·迪森(Alis Deason)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如何通過觀察銀河系中一些最小的矮星系來了解早期宇宙。」

據推測,當宇宙年齡約為38萬年時,第一批原子誕生了。這些微小的氫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簡單的元素。當原子聚攏成團並開始冷卻時,它們逐漸穩定在大爆炸產生的暗物質「暈」中。這段冷卻時期被稱為「宇宙黑暗時代」(Cosmic dark ages),持續了大約1億年。最終,在暗物質暈中冷卻的氣體變得不穩定,開始形成恆星。這些天體便組成了最早的星系,並為宇宙帶來了光亮,宇宙黑暗時代由此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一夜之間消失的古文明—亞特蘭蒂斯
大家聽過皮亞諾曲線嗎?是怎麼畫的?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