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被圍3年,蘇軍犧牲百萬,沒讓德軍入城一步!這座城舉世聞名

被圍3年,蘇軍犧牲百萬,沒讓德軍入城一步!這座城舉世聞名

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圍城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破壞性、時間最長的圍攻戰役之一。德國和芬蘭軍隊合作,希望能夠收回他們在冬季戰爭期間失去的地區,希特勒甚至已經給這座城市取好了新的名字:阿道夫斯堡市。

圍困開始於1941年9月8日,當時德國北部軍團設法開闢了通往列寧格勒的道路,德國人希望通過全面包圍來圍困繼而佔領這座重要的城市,這也是德國人在戰爭期間常用的軍事戰術。

列寧格勒因其工業實力和歷史意義,成為蘇聯具有戰略意義的城市,而德軍的真正目標是徹底消滅這座城市及其居民。蘇聯人也知道這場戰役的重要性,立即動員了所有能動的人員。早在1941年6月27日,就已經有超過100萬的蘇聯平民參與建造防禦陣線和路障,這些線路和路障延伸覆蓋了城市的北部和南部地區。蘇聯人深知這場戰役的艱難和可能面臨飢餓的風險,因此盡一切可能做好準備,保護好這座重要的城市。

希特勒的命令很明確:包圍並佔領列寧格勒,然後在前往莫斯科之前攻佔頓涅茨克盆地。芬蘭人的任務,是在襲擊開始前收集有關蘇聯防禦戰略的情報。德國人於1941年8月30日抵達涅瓦河,摧毀了最後通往該市的鐵路線路,然後在9月8日到達拉多加湖的聖彼得堡。至此,通往列寧格勒的最後道路被切斷,這座城市完全陷入了圍困,雙方誰也沒想到這次圍困會從1941年持續到1944年,整整三年!

芬蘭人並不想徹底毀滅列寧格勒,他們向北推進,重新奪回他們在冬季戰爭期間失去的土地。在抵達昔日邊界後,他們沒有進一步幫助德國人圍困列寧格勒。

1941年6月29日到1943年3月31日之間,蘇聯人盡一切努力來保護這座城市,並設法撤離了414148名兒童及50多萬平民。他們只能利用拉格達湖的一條冰凍道路來向城市守軍運送物資,這條路被稱為「生命之路」。

1941年9月19日,276架德國轟炸機發動了6次空襲,炸死了超過1000名蘇聯平民,5家大型醫院被摧毀。圍困的影響幾乎是毀滅性的,列寧格勒的傷亡人數比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多。在兩年半的時間裡,德軍在該市殺死了100多萬蘇聯士兵和60多萬平民。與此同時,另有40萬平民因飢餓、疾病死亡。

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聯軍民的堅強抵抗意志。面對三年圍困,他們最終將德國的無情鐵蹄從他們被蹂躪的遍體鱗傷的身體上挪開,徹底擊碎了德國佔領蘇聯的妄想,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鮮為人知的毛岸英:冒死拆除美軍炸彈,沖入火海救出老大娘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