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要拍照的事可不少」:圖像如何承載記憶?

「要拍照的事可不少」:圖像如何承載記憶?

「如果我瘋狂地拍同一個人或同一樣東西,我就永遠不會失去那個人,不會失去我的回憶。但是照片卻恰恰讓我看見我不斷失去的東西。」這是攝影師南·戈爾丁所認為攝影的意義,以及攝影圖像和記憶的關係

如今攝影幾乎成為手機的必備功能,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將眼前的事物記錄並以物質性的圖像來保存,待在未來的某個時空中將記憶重新展開。圖像相對文字更客觀,這種個人性的、便捷的記錄方式,在記錄產生的過程中具有隨意性,在拍攝選擇層面高度主觀。但正是這樣的物質性圖像,成為自傳式記憶中的重要憑據。

原文 :《作為個人記憶的圖像》

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 張盟初

圖片 |網路

攝影圖像在人們的生活中作為記憶的代具,使得記憶有客觀的物質形式為支撐,而非單純主觀的內在喚醒。人們在用圖像來替代主體完成記憶記錄過程時,也注入了對生命的焦慮。焦慮來源於主體內心對於時事易逝、青春難駐、人生短暫所產生的擔憂、惶恐與懼怕,這種內心情感常常伴隨對未來預知的遺憾而在此刻產生的焦慮,甚至還會包含對於無法永生、逐漸走向自我消亡所產生的死亡焦慮。「過去不只是記憶中的存在,而是必須明確表達成為記憶。」手機的拍攝功能促使人們不斷去拍攝那些即將成為過去的現在,那麼,記憶是人的主觀留存,圖像是純物質性的存在,兩者是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在記住主體內發生作用的?

當回顧手機中的所有圖像時,人們看到去年此刻的自己,看到在家鄉拍攝的事物,此時無非觸發的人的兩種情感,恍如昨日的親切感,或者是如南·戈爾丁所感知的,物質圖像不斷提醒人們那個過去已經確切地成為了久遠的舊事。

圖像擁有如此神奇的功能,使記憶在人的頭腦中的主觀時間感知不斷改變,這種距離感類似於攝影時性能不良相機的自動對焦,連續地調整焦點中心,將記憶主體重新放置於歷史之中,在腦中產生的、或近或遠的與記憶中片段的距離感,而無關乎圖像是何時拍攝的。

「很多人都藉助媒介技術——從寫作工具到數碼相機來銘記、存儲、召喚個人的經歷。我們通常珍視我們的中介記憶(mediated memories),將它作為自傳和文化身份的形成內容。」圖像記憶減輕了人們回憶過程中的壓力,不過仍有學者認為,圖像的表達意義是對記憶純粹性的威脅並對此持悲觀態度。但這種「威脅」是圖像記憶所產生的,更是一切客觀物質性記憶所共有的特點。當記錄介入事件,介入記憶,任何源自於原發記憶所產生的記錄形式都在表達時傾注了主體性,記錄時和回憶時又經過兩次當時背景環境的融入。

另外,也因原發記憶是主體內在的意識,在本質層面必然被更改,便沒有了純粹性可言。如果避免對記憶的污染,沒有這種「威脅」的產生,人的大腦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時不斷遺忘舊信息,不僅要承擔記憶是否倖存的更大威脅,即使那些使人記憶深刻的人與事,雖不致使人遺忘,但在記憶產生一段時間後,甚至仍然會扭曲變形,產生胡塞爾所謂的「修正的記憶」。過去和現在以不斷融合的方式彼此滲入,過去和現在在主體內心都放棄一部分的原貌,人才能抵達記憶。基於現在的記憶技術,「威脅」是在人們將縹緲的主觀付之於物質形態中始終生效的,無論我們記錄它,還是保存在內心,記憶在產生的那一刻之後,便失去了純粹性。

在記憶經過記錄被改寫後,當回憶行為產生時,圖像與當下主觀融合後的記憶具有可變性,記憶在當下進行重構。一方圖片中,被截取的內容成為記憶的中心,而外圍被圖像忽視的時間與空間成為失焦的區域,記憶的展開像水的波紋一樣由圖像中的內容向失焦部分擴散,這一部分連同圖像中的內容在當下的主體內心進行重構。當圖像中所呈現的過去在回憶中重新在場後佔據了當下的時間,更多基於主體當下價值觀的意義性內容附著於其上,記憶憑藉物質性的圖像在現在變化著。記憶本是無形的,但在具形為圖像後,仍無法完全還原,本質是圖像的靜態二維局限性,同時對於記憶的喚起在絕大程度上依賴於當下語境,記憶主體對於記憶當時的全息情況是逐漸淡忘的過程。

正如前所述,圖像記憶的相對可靠性加之與當下語境融合,成為物質性圖像與主觀記憶發生作用的條件,並不斷產生新的意義。「過去在本質上是虛擬的,如果我們不跟隨和採納由過去到現在的形象的運動,它便不會作為過去被感知。因此過去才會從晦暗中抵達光明。」

圖像記憶幫助我們跟隨過去綿延至今的形象,並為其提供線索,成為記憶最重要的體現形式。繼攝影術發明之後,手機的攝影功能促成了生活、記憶的常態化,且圖像記憶成為個人生活敘事的重要表達形式。手機攝影圖像是自傳式記憶的重要形式,是每個獨立的個體參與生活與社會的記憶脈絡,當記憶再次生髮時,在歷史中定位自己。在這些儲存圖像中,我們的記憶被重構,而圖像記錄的「真實」也在時光的流逝中褪色。但這些物質性的圖像成為個人與社會、現在與歷史之間的橋樑,是它照亮了主體意識返回歷史的通道,使得每個人拍攝的生活圖像,不僅成為當代社會歷史中一部分,更是我們追尋自我的記憶痕迹。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9期第6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未來的舞台表演,機器人是否會取代我們?
美國勞動力參與率的下降與不平衡,如何改善?

TAG:社會科學報 |